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多为山地,且地形地貌复杂而形成沟渠纵横,溪流密布,是我国水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之一。如同西南其它省、市、区一样,经常是“阴雨三日便成涝,无雨连日又成旱”,“地上水贵如油,地下水哗哗流”。在山区、农村,相当部份的细小溪流常年累月终流不息。但广西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平衡,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70%——80%以上。雨季常降大雨、暴雨,造成坡地水土流失,并频发洪涝灾害。而在旱季,特别是春、秋季,常降雨不足,经常出现干旱和严重干旱。干旱是制约广西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自然灾害。广西有54%的县市为农业干旱区,年平均农作物受旱面积56.8万km~2。又涝又旱说明广西水资源分配不均,并不是总量的不足。但利用率并不高。如何把雨季多余的雨水留存到旱季使用,如何加强山区水资源开发,对山区农业、电力、旅游业等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广西山区水资源的特点和农业干旱的成因与特征,根据区域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有限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探讨适合广西山区发展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和灌溉模式。提出以家庭水柜建设为主的山区水资源利用模式。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不同的水资源利用途径。从提高忧患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保护自然资源,加强对山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注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权制度改革,保护环境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