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外很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都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献出了一片爱心。这些爱心捐赠分为物资和资金两大类型。人们对于慈善事业资金的管理更为关注,因此本文主要说明资金的管理、使用过程。通常来说,灾害捐赠资金是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基金会以第三方代管形式进行执行的各类项目管理。由于目前国家的政策、方针的缺乏,面对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如此巨大的捐款管理,加之红十字会本身还有基层人员不足、管理执行方面的缺陷:公开宣传、执行方式相对落后等,使红十字会系统的社会公众认可度降低,陷入了一个公信力危机状况。因此,如何在大灾大难后,有效的将资金、物资等落实于项目,更好的开展、宣传项目,使更多的人信任红十字系统,对于我国不完善、健全的红十字系统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创新。此外,随着红十字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红十字会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以及政府不能管辖的方面所起到的越来越大地辅助作用。如何对这一团体进行监管,对这一组织的核心工作:救灾、救助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是人们及政府心中的一个疑问。游仙区红十字会在执行灾后重建项目过程中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四川省红十字会、绵阳红十字会及日本红十字会的援建,同时也执行了由香港红十字会援建的社区恢复项目,因此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在本文中,通过对绵阳市游仙区红十字会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案例的详细描述,如案例的背景、来源、选择条件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基本情况描述等,找到了灾后重建项目的成功之处和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如制度存在缺失、透明度不够等,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完善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提出了完善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强化监督机制等对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比较、访谈等方法,对不同的援建方和不同内容的援建项目进行总结,结合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对红十字未来发展的发言,对国内红十字系统在以后如何发展、监管、健全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此文,使大众切实了解基层红会如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尽全力做到项目管理的完善与公开,增强大众对红十字系统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