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经营权流转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mk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条件和现实基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为农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政策支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不断发展,农地经营权流转规模随之扩大,流转模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特征。农户作为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参与主体,有充分的决策权,会根据自身内外部条件的不同而选择能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选择的多样化,相应地,制约其选择的因素也具有差异性。因此,对农户选择不同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模式之间影响因素比较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农户在农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这对制定出符合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农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计量分析法及比较分析等方法,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农户选择不同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在对成都市存在的几种主要流转模式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户问卷调查为样本数据,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户主特征、家庭资源禀赋特征、政策认知及农地流转情况4大类共15个变量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并进一步对这些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来看,出租模式主要受到户主性别、劳动力数量、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就业情况、农业收入比重、农地流转规模、流转期限及对流转政策的认知程度等因素影响;转包模式主要受到户主性别、家庭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比重、农地流转期限及对流转政策的认知程度等因素影响;入股模式主要受到户主性别、家庭就业情况、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受教育程度及流转规模等因素影响;转让模式主要受到户主性别、家庭年收入、流转期限及补贴方式等几个因素影响。(2)从不同模式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来看,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就业情况、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水平、农业收入比重、农地流转政策认知程度、农地流转期限与规模、流转补贴方式这10个变量对不同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户主年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地质量和数量、流转合同规范程度、农地抵押贷款容易度等这些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些因素对农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为了更好的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本文提出提高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认知水平、规范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0例,以活血化淤为主要治疗手段,以消瘤缩宫为主要治疗目的 ,且要分月经期与非月经期两个阶段治疗,在月经期以益气化淤药方为基本方,在非月经期以活血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因为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粮食自给率也在下降,国内粮食生产已不能满足我国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面积与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新建楼盘、旧城改造、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建设等工程,郊区和农村的工厂、科教文卫事业和基础设施等用地需要
随着核工业和放射技术的发展,辐射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然而,辐射对机体的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天然产物作为无毒无害的辐射防护剂,前景广
营造属于中国本土的视觉语境是推动传统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代视觉语境下探寻中国传统图案的装饰性和文化性会给当代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并能
<正>前人历来都认为贾母是一个看起来对儿孙们很爱惜,却是维护封建纲常礼教的"第一人"。贾母姓史,乃金陵世勋史侯之女,故又称"史太君",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封为"诰命"。年轻
目的 :阐述肠化发生率、好发部位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揭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肠型胃癌密切关系。方法 :通过对2007~2012年宜兴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67 895例内镜病例进行回顾性
随着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努力。然而,纵观现阶段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焦点在于农民。随着对“三农”问题的不断研究,“农民市民化”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促进
在被称为"读图时代"的今天,从远古的插图发展而来的绘本给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影响,它在延续着书籍设计的历史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