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我国近年来进行城市洪涝灾害治理与水污染防治探索建设中,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其建设研究越来越受到了政府重视。绿化屋面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北方缺水型城市大连市平顶屋面雨水径流污染特征规律,根据屋面径流污染物特征设计蓄水绿化屋面,进行了北方缺水型城市绿化屋面试验与SWMM模拟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进行了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近年来进行城市洪涝灾害治理与水污染防治探索建设中,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其建设研究越来越受到了政府重视。绿化屋面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北方缺水型城市大连市平顶屋面雨水径流污染特征规律,根据屋面径流污染物特征设计蓄水绿化屋面,进行了北方缺水型城市绿化屋面试验与SWMM模拟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进行了北方缺水型城市屋面雨水径流污染物特征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万科朗润园社区屋面径流为监测对象,分析不同平顶屋面材料径流污染物变化规律,得到在相同降雨强度下,屋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且,油毡屋面径流污染比水泥屋面污染物浓度高;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屋面污染物冲刷作用越强,屋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的也越快。(2)绿化屋面过滤基质层基质材料优选试验。选择煤渣、轻石为基质材料,进行基质材料在单一粒径、不同粒级级配、不同材料配比下的单管渗透实验,得到单一粒径、不同粒径级配、不同材料配比下的基质材料渗透系数和污染物去除效率,确定基质粒级配比为5-2.5 mm:2.5-1.25 mm:1.25-0.05 mm=1:3:1,材料配比为煤渣:轻石=7:3时,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3)绿化屋面水文水质特征模拟试验。分析在不同基质厚度、不同基质设计结构下绿化屋面在不同雨强下的水文水质特征变化规律,研究得到绿化屋面对雨水的削减效率可以达到28.46%—48.85%,层级基质设计较均匀基质设计雨水削减率提高了11.88%,对屋面雨水径流中的COD、TN、TP、TSS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50.2%-69.1%、40.7%-56.6%、38.5%-61.8%、45.9%-82.8%,层级基质设计较均匀基质设计对COD、TN、TP、TSS的去除率提高了8.48%、13.69%、10.60%、19.20%。(4)基于SWMM的研究区域现状研究与绿化屋面模拟研究。依据现场搜集资料,建立研究区域模型进行现状模拟与绿化屋面开发模拟研究,得到研究区域现状条件下和绿化屋面开发后的水文水质特征变化规律,同时得出绿化屋面对降雨削减效率有限,当降雨强度较小时,对研究区域的水文水质影响作用较明显,随着降雨强度增大,其对水文水质的改善效率急剧减小。该论文共有图46幅,表31个,参考文献51篇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同时也推动了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燃油类汽车的发展导致诸多的环境问题,开发新型环保能源势在必行,电动汽车的出现显著降低了燃油汽车废气的排放,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电动汽车在城市道路行驶时,刹车操作的频率高,而制动刹车的能量主要以刹车盘摩擦刹车的方式而被浪费掉,为将制动能量进行二次利用,采用飞轮储能的形式将其存储起来。飞轮
深部岩体多为节理裂隙发育的非均质岩体,并常附加高地应力高渗透水压及开采强扰动等长时效属性,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深部工程软岩极易出现变形,导致围岩变形失稳,造成支护结构破坏失效,且软岩在多种耦合场作用下变形破坏机理不清、难以预测和有效控制。因此,亟需弄清高应力场及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力学行为演化规律,确定出诱发岩体蠕变变形失稳启动及加速的应力条件,揭示深部岩石工程围岩的时效变形及细观失稳机理,研究成
目前双离子电池(DIB)作为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而被广泛研究,因为它们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和较高的工作电压,然而这些电池的广泛应用受到高工作电压下有机电解质分解的限制,缺少允许高容量、长寿命的电极材料以及存在电池自放电的现象等难以应用到实际当中,从而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所以,目前科学家关注的热点是研发出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且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电池。但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脱离传统的储能模式,本文主要从
本文针对目前应用于油井控水的流道型AICD装置,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流道型AICD流场数值实验的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给出了描述其流场的流体力学方程组与边界条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排放的研究已成为燃煤污染中的一个新兴前沿的领域。特别是一些易挥发元素或化合物,它们排放进入大气,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正是以煤中最易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卓仑音诺尔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兴蒙造山带西北缘。兴蒙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被普遍认为以向南和向北的双向俯冲作用为特点,而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则存在诸多争议,所以查明晚古生代的沉积古地理是解决上述争议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选取卓仑音诺尔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剖面测制、岩相古地理分析及锆石年代学测试分析,查明该地层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及物质
岩石是由多种矿物晶粒、孔隙及胶结物组成的复杂材料,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研究岩石断裂和破碎问题不能完全依靠经典的固体力学理论。岩石断裂表面的几何形态具有分形特征,用分形维数可以定量地描述岩石断口表面的复杂程度。研究预制裂隙砂岩力学特性、破坏规律与分形几何特性,建立含裂隙岩石断面分形维数与力学特性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课题以砂岩为对象,将砂岩制作为标准圆柱试件,选取外形完整、重度
胶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经历了强烈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胶东岩浆活动的高峰时期,在这期间形成了大量的岩浆岩,主要出露了玲珑型、郭家岭型、伟德山型三类型花岗岩。艾山岩体、南宿岩体同属于伟德山型花岗岩,目前这两岩体准确的侵位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对两岩体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析和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确定了岩体的形成时代,探讨了该期
工程陶瓷具有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使其成功应用于耐火材料以及汽车零部件领域,随着陶瓷材料应用领域的扩大,对于其边界质量及高效去除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超声加工能够改善陶瓷材料难加工特性、提高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因此超声技术在加工陶瓷材料方面应用日益广泛。此外,由于支持向量机(SVM)在数据回归方面出色的学习性能,使其成为数据回归分析必不可少的工具。基于此,本文对超声辅助磨削ZTA陶瓷内圆边界损伤及去除率
本文选择内蒙古迪彦庙的辉长岩和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辉长岩、玄武岩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矿物学分析、全岩Sr-Nd同位素的研究,以此确定岩浆作用的存在,并查明其岩石成因,制约古亚洲洋闭合时限,岩浆源区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而为追溯兴蒙造山带岩浆演化历史提供依据。内蒙古迪彦庙地区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329Ma,MSWD=0.034,表明其形成于早石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