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天然生物材料蝶翅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对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仿生蝶翅表面结构形貌制备具有相似表面结构的壳聚糖膜材料,进一步探讨人工生物材料表面拓扑结构对SKPs的增殖以及向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组织工程材料研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具有不同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大蓝闪蝶(Morpho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27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天然生物材料蝶翅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对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仿生蝶翅表面结构形貌制备具有相似表面结构的壳聚糖膜材料,进一步探讨人工生物材料表面拓扑结构对SKPs的增殖以及向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组织工程材料研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具有不同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大蓝闪蝶(Morpho Menelaus,M.m.)和天堂凤蝶(Papilio ulysses telegonus,P.u.t.)蝶翅,进行酸碱及无菌处理。分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背部皮肤,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SKPs,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SKPs的纯化和扩增培养;将传代后的SKPs与蝶翅材料共培养,通过EdU检测SKPs在蝶翅材料上的增殖,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晶紫染色、光镜、荧光显微镜等观察检测细胞在材料上的增殖、粘附和形态;在文献报道的培养基成分基础上降低培养基血清(FBS)浓度,检测SKPs在蝶翅材料表面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仿生大蓝闪蝶蝶翅表面结构形貌,采用软刻蚀弹性印章的方法,在壳聚糖膜表面构建不同尺寸(10μm、30μm、50μm)的沟槽状结构微图案,对壳聚糖膜进行无菌处理。将传代的SKPs与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壳聚糖膜材料共培养,EdU、cck8、结晶紫染色、光镜、荧光显微镜等观察检测SKPs在材料上的增殖、粘附和形态,检测细胞在材料上经诱导分化7d和21d后SKP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情况。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制备具有内表面结构-SKPs的复合神经导管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观察动物整体状态,术后4w取坐骨神经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及坐骨神经修复再生情况。结果1.分离纯化的SKPs呈球状悬浮生长,表达外胚层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中胚层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Fibronectin,毛囊真皮乳头真皮鞘标志物Versican。2.SKPs和蝶翅材料共培养,EdU、cck8、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在两种蝶翅材料上,≥5%FBS血清含量的培养基条件下,SKPs均可粘附、增殖,在此结果基础上选择因子含量较少的5%FBS培养基条件进行后续实验。3.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KPs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培养条件下培养7d后,细胞在两种蝶翅上均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而不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SKPs在无诱导因子分化培养条件下培养7d后,细胞在两种蝶翅上均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同时也有13%左右的细胞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4.仿生大蓝闪蝶蝶翅表面结构形貌,采用软刻蚀弹性印章的方法,制备获得表面具有不同尺寸(10μm、30μm、50μm)沟槽状结构微图案的壳聚糖膜材料。5.将SKPs分别与三种不同表面结构的壳聚糖膜共培养,以壳聚糖平膜为对照,EdU和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SKPs均粘附和增殖情况良好。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KPs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培养条件下培养7d后,细胞在不同表面结构的壳聚糖材料上均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而不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培养21d后,细胞不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而有一定比例表达成熟的神经元标志物NeuN,其中10μm壳聚糖组比例最高,约为14%;SKPs在无诱导因子分化培养条件下培养7d后,细胞在不同表面结构的壳聚糖材料上均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而不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培养21d后,所有组细胞不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且均有一定比例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其中10μm壳聚糖组表达的比例最高,约为12%,并且仅有10μm壳聚糖组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比例约为11%。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制备获得具有内表面结构-SKPs的复合神经导管移植物,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w取坐骨神经进行抗NF200、S100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0μm壳聚糖组桥接处神经细胞样细胞密集,抗NF200、S100免疫荧光强度均高于壳聚糖平膜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KPs在具有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天然蝶翅及壳聚糖膜人工材料上均能黏附、增殖和分化。10μm条纹壳聚糖膜具有较好的诱导SKPs向神经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效应。复合SKPs-具有内表面结构神经导管移植物可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其他文献
硒(Selenium,Se)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代谢过程,目前全球约5-10亿人受到缺硒相关疾病威胁。在农业-食物系统中,硒主要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经作物富集,再通过膳食被人体摄入吸收。利用适宜农艺措施增强作物吸收转化土壤硒的能力,可使作物可食部位有效积累有机硒。但作物富硒并不意味着硒可以全部保留至食品中,食品加工环节的影响也极为关键,各种加工条件和参数会影响最终产品的
2021年12月,《公司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我国商法学界的高度关注和持续热议。《草案》定位于“系统的修改完善”(见《修订草案说明》),对现行公司法进行了多处实质性修改,但其中诸多重大问题还存在分歧。本期特邀公司法修改工作专班成员以及比较法学者深度剖析本次草案公布的背景、法律移植与本土化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形成具体条文的过程。本专题笔谈共包括四篇文章,涵盖了董事责任限制、公司分配、单层制
甘露饮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的方剂。对现有方剂辞典、数据库及知识库中宋代至民国时期的相关医籍进行整理,系统考证甘露饮处方来源、组方、主治、剂量、诸药炮制方法、煎制法和服法的历史沿革,发现该方最早见于宋代陈师文等校注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胃中客热、脾胃湿热型口疮,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通过古代文献考证,为经典名方甘露饮的现代开发提供参考。
有效去除水溶性有机质(DOM)是废水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DOM分子组成及其在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不明确。本文以一整套煤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分离得到不同极性的水相有机质组分,使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所得的有机质进行了分子层次表征。油相和水相有机质的水溶性总有机碳(TOC)比例基本一致,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废水的“油性”越来越弱,能在二氯甲烷中
<正>情感贯穿于所有画家的艺术作品中,无论其为东方画家或西方画家,亦无论其作品是抽象的或是写实的。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出现了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多种艺术形式,而无论哪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中,都洋溢着画家丰富的情感。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呐喊》正是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变形的造型来展示其平静外表下隐藏的恐怖、压抑的情感。因此,艺术作品总是包含着画家独特的审美和内心情感。当然,工笔人物
对于中国体育事业而言,传统武术文化是其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很多传统武术文化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时会融入传统武术文化,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很好的传承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该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承价值,以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并针对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将大数据技术适当地融入财务管理专业课堂,创新改变教学模式,会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大数据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融合的主要意义,分析了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了专业性的应用策略和意见。
土壤微生物是探究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础。然而,针对干旱沙区人工植被建立后不同建植年代、植物种、微生境指示碳、氮、磷循环的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研究较少。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区不同年代建植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稀释平板分离培养法研究了指示土壤碳、氮、磷循环微生物功能群数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
汉语习语数量多形式繁。然而由于其自身特征,在译语中体现原语的文化意蕴和特征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在文章中,作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张培基《英译中现代散文选一》为例,选取典型的习语例子进行分析和翻译,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以及习语含义,同时运用相关策略更准确地翻译汉语习语。
为探究富硒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幼鱼生长、血清生理生化、肝脏硒代谢、抗氧化能力和先天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360尾初始体重为(5.51±0.02) g的青鱼幼鱼随机分配至4个实验组中,每组3个重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壶瓶碎米荠的量为0、0.5、1.0和2.0 g/kg(硒的实际含量分别为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