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开放式基金普遍存在持股重叠现象,这种资产重叠现象极易引发市场的同频共振,即一旦有基金遭遇突发性流动性冲击,势必通过折价出售资产以满足流动性需求,这引发资产价格下跌。由于基金间存在资产重叠,致使所有基金出现损失,其他基金也加入到资产出售中来。在羊群效应和对未来流动性预期悲观的影响下,资产折价销售成为基金的一致性选择,导致市场出现单边极端下跌。因此,针对中国开放式基金一致性抛售股票的现象,从资产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开放式基金普遍存在持股重叠现象,这种资产重叠现象极易引发市场的同频共振,即一旦有基金遭遇突发性流动性冲击,势必通过折价出售资产以满足流动性需求,这引发资产价格下跌。由于基金间存在资产重叠,致使所有基金出现损失,其他基金也加入到资产出售中来。在羊群效应和对未来流动性预期悲观的影响下,资产折价销售成为基金的一致性选择,导致市场出现单边极端下跌。因此,针对中国开放式基金一致性抛售股票的现象,从资产重叠角度进行研究,无论从市场操作还是从金融稳定的角度而言,都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借鉴前人在金融机构的资产重叠与金融机构一致性的资产折价出售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重叠现象进行研究,并基于资产重叠视角对开放式基金一致性抛售股票现象进行实证检验。通过采用欧式距离构建了开放式基金持股的差异程度以此来代表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重叠;采用卖方羊群行为测度指标来衡量一定时期内我国开放式基金一致性抛售股票的程度。通过实证检验,对流动性冲击下,资产重叠是否会引发开放式基金资产的一致性抛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在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持股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产重叠,且市场大幅度下跌之前,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重叠程度往往较高,随后会迎来反转。另一方面,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着一致性的股票抛售现象,但只有当市场开始下跌,基金遭遇赎回压力并且资产重叠程度较高时,开放式基金才会出现大规模的一致性抛售,且资产重叠的程度越大,开放式基金一致性抛售股票的规模也越高,市场下跌的幅度也越大。当市场没有下跌即基金没有受到赎回压力或基金的资产重叠程度较低时,开放式基金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一致性抛售。这为流动性冲击下,资产重叠引发开放式基金资产的一致性抛售提供了证据。股票市场上的流动性冲击主要源于投资基金的资产重叠,以及其一致性的大规模股票抛售。前者是风险传染的具体渠道,后者则是渠道传染或者正反馈机制产生的必要条件。本文验证了,遭遇流动性冲击时,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重叠会引发基金的一致性抛售行为,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着风险传染的渠道以及传染的必要条件,此时一个局部的流动性冲击就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本文为以后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框架基础,为监管层制定合理政策或采用合理手段从而降低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个人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对防范开放式基金形成系统性风险具有参考意义,对引导广大基民进行长期投资,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探究宁波市中心城区老年人群休闲体力活动与居住地附近建成环境主观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2018-2019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宁波市老年大学选取50-90岁以上居民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短版(IPAQ-S)和中国地区社区步行环境量表简版(NEWS-C)评价宁波地区老年人群去过一周休闲体力活动时间以及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利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休闲体力活动时
海岛兼具海洋与大陆两种地域特征,一直是地理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现有研究日益关注海岛产业结构转型与海洋资源利用方式等,但是鲜见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人居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研究海岛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海岛人居环境影响的具体形式及产生问题,能够为海岛城镇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亦能引导海岛产业布局尽可能有效地规避自然灾害,降低因自然灾害带来的的经济损失,繁荣海岛地区人口和就业,避免海岛地区地缘政治意义的丧失。
人口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合理的人口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口素质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同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与日俱增。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计划生育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在2013年,我国实施了“单独二孩”的政策,然而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于是,在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和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使区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特别在海岸带人类活动相对密集的地区,快速的开发建设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复杂的自然过程及人类活动威胁着人地关系的和谐,海岸带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日益凸显,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杭州湾南岸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研究,希冀为海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冲突问题的缓解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研
疾病作为生命的阴暗面,伴随着生命的出现而出现。人类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漫长的疾病书写历程。赖声川,在当代戏剧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剧作家,其戏剧中的“疾病书写”不仅仅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手段,更被作为展示人心问题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载体。“疾病”成为赖声川戏剧与社会的一个联结,成就了赖声川戏剧丰富的多重指意内涵,造就了雅俗共赏的戏剧格局。赖声川戏剧中的“疾病表现”具有深刻的隐喻力量,“疾病”不仅是指人身体的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实现“共建共享、全员参与”两大原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而农村残疾人是残疾人中受到重点关注的对象。关注农村残疾人身心健康不仅是“全民健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分析农村残疾人的体育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家庭收入状况对其体育参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出现犯罪现象时更加应该警惕,更需要分析问题之所在,及时进行各项防治对策的研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5G技术的问世带来的是更加快捷、流畅的网络生活以及网络文化的传播。青少年作为主要的网络用户,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同时,青少年仍处于全方面发展的状态中,对新事物的接收更加快速,同时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发展全面。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执行异议之诉是执行程序之重要实体权利救济制度,其本身即存在着既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又不同于一般执行救济制度的综合性与特殊性,是一项基于普通诉讼程序之裁判结果引发的执行阶段以诉讼途径弥补实体权利损害之制度。目前该制度在我国执行程序或者说执行救济制度中都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待通过多角度制度架构之分析,进而全方位完善该制度。本文将选择该制度中的主体要素予以具体辨析和阐述,执行异议之诉主体不仅与该类型诉讼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