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无农则不稳,无粮则乱”。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必然引起粮食的安全问题,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湖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及粮食输出省份之一。前人的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全国粮食产量的波动与湖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关系密切。因此本文选择湖南省粮食生产波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湖南省粮食产量平稳增长提供理论基础。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湖南省1949~2004年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和湘潭、常德、株洲等21个气象站自建站始至1999年的地面气象资料,从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方面对湖南省粮食生产波动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1) 1949~2003年,粮食单产对湖南省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最大,达61.58%;但九十年代中期至2003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单产对粮食总产量年际波动的影响降低,而播种面积占主导地位,2000~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达到60.40%。说明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年际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2) 在影响湖南省单产波动的因子中,农业气候因子的波动占主要地位,另外农业病害虫害、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及粮食品种等因子的波动对单产波动也有较大影响。 (3) 影响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波动最主要的因子是国家政策的波动,另外与市场因素、水旱灾害等因子波动也有关系。 (4) 对于弱化粮食生产波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做好农业气象预报,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加强科技抗灾的措施、加强抗性育种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制定适合粮食平稳增长的政策、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建立区域粮食生产波动预警系统。 另外,本文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对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提取粮食产量变化的准周期,进而对湖南省粮食产量未来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结果为:建国以来,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6年、12年、18年和3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变化,并且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即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此外根据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以18年和33年为主要周期,尤以33年的周期最为明显。同时综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