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粮食生产波动及其产量趋势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0711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无农则不稳,无粮则乱”。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必然引起粮食的安全问题,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湖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及粮食输出省份之一。前人的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全国粮食产量的波动与湖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关系密切。因此本文选择湖南省粮食生产波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湖南省粮食产量平稳增长提供理论基础。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湖南省1949~2004年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和湘潭、常德、株洲等21个气象站自建站始至1999年的地面气象资料,从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方面对湖南省粮食生产波动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1) 1949~2003年,粮食单产对湖南省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最大,达61.58%;但九十年代中期至2003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单产对粮食总产量年际波动的影响降低,而播种面积占主导地位,2000~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达到60.40%。说明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年际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2) 在影响湖南省单产波动的因子中,农业气候因子的波动占主要地位,另外农业病害虫害、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及粮食品种等因子的波动对单产波动也有较大影响。 (3) 影响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波动最主要的因子是国家政策的波动,另外与市场因素、水旱灾害等因子波动也有关系。 (4) 对于弱化粮食生产波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做好农业气象预报,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加强科技抗灾的措施、加强抗性育种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制定适合粮食平稳增长的政策、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建立区域粮食生产波动预警系统。 另外,本文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对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提取粮食产量变化的准周期,进而对湖南省粮食产量未来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结果为:建国以来,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6年、12年、18年和3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变化,并且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即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此外根据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以18年和33年为主要周期,尤以33年的周期最为明显。同时综合3
其他文献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发展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发展之后,中国农村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出现的
人们日常工作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繁杂,手工处理效率底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现状正逐步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现代办公手段可以将人们从繁杂的手工办公中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目前,生态示范区建设己处于由试点向全国推广的重要阶段,生态示范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迫在眉睫。而规划编制工作是生态
<正>《老王》是杨绛在1984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自问世以来,被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过去对本文主旨的解读多以文革为背景,以"亲人"、"熟人"、"幸运的人"、"不幸者""愧怍
摘要:无论何种社会形态,行业,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始终是企业追求的第一目标。人们总是疑惑,为何一些企业就要比另一些企业成功呢?在我国经济热点不断转换,市场环境发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农民
三股“圈地风”(上世纪80年代、1992年前后和2003年前后)过后,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从失地农民问题这一社会焦点问题出发,通
加强宏观调控与政策激励推动农业科研深入发展王富兰,乔国宝,张小鸣(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处郑州450002)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调整科技系统组织结构,分流科技人员,从根本上改变科技
对于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需要比较两种不同的产权结构下的农业效率的表现,不同的效率意味着潜在的收益。在现有产权结构下无法获得的新的获利机会将会诱导人们去作出自发的产
为了克服隧道衬砌内表面常用补强方法的不足,探索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TRC)加固隧道衬砌的适用性。开展界面黏结试验,分析TRC加固隧道衬砌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