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项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仓济贫的德政工程。国家财政补贴、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必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指导,以安徽省的退耕还林实践为例,分析退耕还林给安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进一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退耕还林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提出退耕地区应如何以退耕还林为契机,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相应措施。本文共分成九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重点。第二部分是理论综述。主要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恢复生态学原理和发展与环境的恶性循环理论来阐述退耕还林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国内外退耕还林回顾。国外的退耕还林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目标是追求林业的纯生态效益。我国由于经济不发达,退耕还林必需要协调好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前两阶段的退耕还林失败的关键原因也在于此。第四部分是安徽的退耕还林状况简介。第五部分是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以安徽退耕还林为例,就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做了具体的分析。一方面退耕还林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退耕还林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解放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也促使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林产工业、森林旅游、森林食品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的增收途径。第六部分是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矛盾。退耕还林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公共政策,有许多政策和技术性的问题亟待解决,《退耕还林条例》中缺乏科学性、脱离实际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能完全保证退耕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滞后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也是退耕还林难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此外退耕还林工程还制约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对私人投资林业存在着挤出效应,也造成农村的能源压力,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也直接影响退耕还林的经济成效。第七部分是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而言,由于退耕还林的边际收益递减,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退耕还林规模应具有有限性。农户从经济理性人角度出发,追求自利,对土地资源的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府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激励,以保证农户以社会人的角度来实现帕累托次优。现行退耕还林中的私人承包,由于存在着激励的不相容,并不能完全保证农户的社会理性。第八部分是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为实现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该建立生态林的混合产权制度,优化退耕还林的产权配置,财政补贴和市场手段相结合,政府调控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利用地方优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退耕还林的长效激励。此外还要加强退耕还林中科学技术的运用,加强退耕还林的法制化建设,确保退耕还林的“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第九部分是讨论与结论。退耕还林的最大效益在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作用只是生态正效应的外溢,所以在退耕还林与经济发展过程应正确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间的正确关系。
其他文献
本研究是国家科技基础性研究项目“农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与共享”的一部分。 在农业科学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的知识交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单位内部知识共享程度低
丹霞地貌是中国科学家确认的一种独立地貌类型。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教授在对丹霞山及华南地区的红石山地做了深入研究之后,以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山为名,将这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
从理查德森开始,关于企业能力的研究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更是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一场轰动。至此,各国经济学家开始重视对企业核心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迎来了web2.0时代,它主要是相对于web1.0时代而言的。它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深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注重个人发展、提
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侦察接收机面临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发展宽带化、数字化、多功能、软件化的电子侦察接收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具有大监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是在永磁同步电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类新型电机,力求综合永磁电机高效高功率密度和电励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可调的优点,在航空电源、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引起国
实践证明,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与合作制度的结合,是比较有效的农业制度安排。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和国际合作社理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制度进行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适合我
针对国内信用证与银行承兑汇票的不同,探索除了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及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以外的贸易融资方式。分析国内信用证发展的局限,促使国内信用证及其项下融资的发展。从国
针对现阶段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偏向于平面化、不利于实际操作的问题,提出了立体式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模式,主要包括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建设立体气象灾害防御体验馆、定期和反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