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SIP的VoIP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mao_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是由IETF组织提出的一个基于IP网络中实现实时通讯应用的一种信令协议,它是基于C/S模式的。这种网络结构给VoIP系统带来自身无法避免的缺点,它是影响VoIP更进一步推广的最大挑战之一。针对这个现状,借鉴Skype这种P2P(Peer-to-Peer,点对点)结构的成功,本文对VoIP网络系统架构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关心的是如何将P2P和SIP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原有的C/S结构的SIP-VoIP通信网络,变成P2P架构的VoIP通信网络,并且网络中各节点用户还能享受原有种类、质量的中心服务。论文首先研究了P2P与SIP的技术和原理,着重阐述了两者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详细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接着提出了两者结合的系统架构和模块设计。特别的,本文关注三个问题:(1)如何实现P2P-SIP节点的基本功能?(2)如何使用一个P2P-SIP节点作为其它节点的用户代理?(3)如何扩展它的高级特征比如说防火墙穿透?本文的难点即组合P2P-SIP VoIP网络的关键技术是使用Chord算法对DHT(分布式哈希表)进行查找和更新。另外,本文中提到的框架模块,都是可以重用或者替换的。开放的结构能在不改变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组件和功能,方便运营商为节点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系统的部分实现,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为VoIP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其他文献
访问控制技术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则是这些热点中的焦点,并且在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势。通过访问控制既可以限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使用。这些应用需要大量的无线频谱资源,而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正是为了应对这样的
移动环境下的数据访问和同步复制技术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同步复制模型主要针对移动数据库的同步策略作了研究,对避免数据冲突(即服务器端和移动客户端数据不一
矩形件排样问题指在给定的板材上排放所需要的矩形件,使板材的利用率最高,它是计算机辅助排样的一个重要分支。矩形件排样问题广泛存在于机械、家具、服装等国民经济行业,解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往往建立了大量的应用子系统,但这些系统之间往往不能很好地实现相互协作,从而在企业内部会形成许多信息孤岛。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集成可以减少不同类
带时间窗口的车辆路径问题(VRPTW)是现实物流问题的一个数学抽象模型。本文将蚁群优化算法(ACO)用于求解该问题。我们的首要目标函数是降低VRPTW中的车辆数,第二目标函数是降
现有的报表系统各自拥有自己的报表模板,这些报表模板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换,这就形成了软件工程中的“孤岛模式”,从而使这些报表之间的报表模板无法重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
近年来,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方面的研究呈现一种蓬勃发展态势,软件系统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人们对软件系统智能化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自适应系统”方面的研究应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传统的安全手段对防止非法入侵起到一定作用,但在遭受新型的网络攻击时,系统可能会遭受不可预料的损失,这越来
基于双目立体视频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是将双目立体视频、网络传输、目标检测、智能跟踪等技术应用于视频监控系统中,将多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实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