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物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煤矿采动区建筑物的地震损伤演化过程尚不明晰的问题,考虑到煤矿采动与地震联合成灾机制的复杂性,基于损伤力学理论,采用地震工程学、开采沉陷学以及结构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建立采动区地震损害影响下的建筑物动力损伤判据,根据抗震设计规范选取两组实际记录地震波(唐山波、迁安波)以及一组人工地震波,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不同工况,分别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以及在采动地震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根据煤矿采动建筑物地震动力破坏的损伤成灾机制,探讨建筑物地震灾害作用以及采动与地震联合作用下的损伤致灾机理,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地震灾害作用下,由于选取的三组地震波的加强时长的不同,其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时程曲线以及楼层位移、速度、弯矩等曲线都有很大的不同,顶层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峰值较其他楼层的变化更加明显,容易发生突变,而根据楼层最大弯矩图,建筑在某一楼层弯矩值存在突变,很有可能出现塑性铰。建筑物承受的损伤与施加的地震波加强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时长越长,建筑动力响应越明显,建筑物损伤越大。在对地震灾害作用下建筑物损伤以及采动地震联合作用下建筑物损伤的对比分析可知,在采动地震联合作用下,建筑物的动力响应数值均远大于建筑物在只有地震作用时的各种动力响应的数值,也就是采动作用对建筑在受到地震破坏时起到了一个放大作用。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煤矿采动对建筑物所产生的次生损伤不断的发展,导致建筑物的薄弱层位置形成塑性铰,严重削弱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同时煤矿采动也加剧了建筑的地震动力响应,对与煤矿采动建筑必须对煤矿开采变形与地震荷载的成灾机理,以及二者的联合作用成灾机制予以重视,开展煤矿采动建筑物抗开采变形隔震保护体系相关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的农村面积的减小城市规模的扩大。高耸建筑不断涌现,并逐步朝着高、轻、柔、低阻尼等方向发展,以至于经常出现此类建筑的风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因水分蒸发浓缩,浓缩倍率的提高,水中很容易产生结垢和腐蚀现象,工业上通常采用投加缓蚀阻垢药剂来抑制和缓解这一现象。而目前所使用的阻垢剂主要是含磷
红黏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的云南、贵州、四川及两广等地区,其具有许多特殊的工程特性,在物理力学性质、微观结构特征、变形特性、剪切特性等方面有别于其他类型土。广西桂林
本文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根据SARMA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能考虑降雨和泄洪雾化等地表入渗影响的改进SARMA法,编制了改进SARMA法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程序,将提出的方法和编
台风是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破坏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是遭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超强台风的登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
网壳结构具有优美的建筑造型和优越的结构受力性能,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感和卓越的力学性能使得它在建筑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空间结构。传统的网壳结构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地铁在现代化大都市的交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修建地铁隧道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变形对已有建筑物和设施的损伤不可忽视。市区内高耸建筑大都采用桩基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探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厚板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与配筋设计方法。 文中首先对现有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指出这些设计方法存在人为假定过多、不能正确
昔格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西攀地区的性质特殊的岩层。正在修建的西攀高速公路中有近百万方的昔格达弃土,若能将其有效地利用,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土工格栅是一种强度高、延
大多数的工程结构,在遭受到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者长期的疲劳荷载和腐蚀作用下,常常会引起结构损伤,随着损伤的积累,其危险程度也逐步提高。结构损伤判断及损伤位置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