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湘两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应年际动态对比研究(1983-2003)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c8541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我国农作物生产受到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双重冲击、生产效益持续下降、生产规模连续多年滑坡、进而诱发严重“三农”问题的背景下,为促进我国农作物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进而服务于“三农”问题解决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而开展。研究以河南、湖南两个农作物生产大省为案例,采取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科技进步率测算法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以来两省农作物生产播种面积、总产、全成本、效益、劳动生产率的特点、演变规律和引起两省农作物生产差别的原因进行了纵横双重比较,并结合两省各自作物生产优势与劣势,探讨了各自农作物生产发展的潜力和方向,提出了农作物结构调整建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在农作物生产整体状况层面上:河南省农作物(狭义)生产规模和占全国份额相对较大,播种面积、总产持续增长,并表现为“三低三高”(产值低、净产值低、全成本低和日净产值高、日纯收益高、纯收益率高)特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湖南省农作物生产规模和占全国份额相对较小,播种面积、总产呈先升后降趋势,并表现为“三高三低”(产值高、净产值高、全成本高和日净产值低、日纯收益低、纯收益率低)特征,处于相对的竞争劣势。 2、在农作物类层面上:河南省粮食作物具有极显著的整体优势,油料作物更具有全面优势,但经济作物生产优势不明显;相反,湖南省在粮食、油料作物上处于严重劣势地位,但其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相对优势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3、在具体作物层面上:河南省小麦、稻谷、玉米、花生、芝麻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湖南省苎麻、烟叶具有较大优势。 4、农作物生产驱动力方面:经济体制、农业政策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导因素;物质投入、科技投入、劳动机会成本、生态条件均对农作物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具有系统性影响,但抗灾减灾能力没有提高,也没有成为农作物生产的促进因素;劳动数量对农作物生产影响不明显。 5、农作物生产潜力与方向:河南省应以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以增产、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巩固提高粮油优势、积极培育经济作物增长点为策略;湖南省以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投入和用工成本、提高效益为指针,以巩固提高经济作物优势、努力摆脱粮油生产困局、促进农作物整体效益好转为目标。
其他文献
为研究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在结构受到损伤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以某特大桥为例,假定该桥在营运阶段主拱圈拱脚根部截面受到损伤,借助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相应的空间有限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级建设人才的摇篮,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合,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
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权重的集合预报成员平均方法.使用气候等概率区间来对集合成员进行分组,并根据气候等概率区间的大小及其中的成员数,对集合成员的权重进行调整,得到了一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战略地位决定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生产依靠农民的生产劳动而展开,而组织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只有组成科学合理的农业劳动组织才更有利于农业
<正>具备20余年的服装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国际高级工商管理师;曾先后于多家服装上市公司担任高管职务1996年到2002年,任职于香港上市企业旭日集团"真维斯"JeansWest——负责北
天坛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且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自从1998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业已成为国内外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因此也面临着巨大的游客压力。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心理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
农业技术的扩散是始自技术创新,经过技术推广组织推广到农业生产用户的过程。本文以农业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为主线,将整个农业技术扩散系统看做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将这个
<正>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癌症发病率排序中居第5位,病死率居第3位,在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更高,为我国第2位癌症死因[1]。肝癌恶性程
本文对韩国艺人、商政名人和普通民众自杀进行病迹学研究,并就韩国采取自杀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图警示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