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价指标构建及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本科护生灾害应对能力的指标体系,研制灾害护理能力问卷,探究护生灾害应对能力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灾害护理课程的开设及发展灾害护理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在查阅文献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初步拟订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邀请35名从事与灾害相关的护理教育、临床管理的专家参加两轮函询,按照5分级Likert评分法进行评价选择,构建出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7项三级指标及相应内涵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灾害护理能力框架,结合文献资料建立问卷条目池,经研究小组讨论及专家评定后形成问卷。2012年5-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九所高校(有护理本科专业)中的4所学校,每所学校分4个年级抽取,每个年级再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750人,获得有效数据710份。应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灾害护理能力调查问卷实施现况探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提出意见人数占63%,权威系数为0.7886,两轮函询协调系数为0.094-0.25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了一定的协调性;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49,重测信度为0.9652,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710个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59,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χ~2=21575.56,df=1081, P<0.01),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总得分为3.17±0.60,处于及格边缘;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由高到低分别是身心素质得分3.79±0.77、知识体系得分3.11±0.60、实践技能得分3.08±0.68;通过统计分析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总得分情况,发现性别、生源地类别两组特征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1);而年龄、年级、院校类型、独生子女、经历灾害、参与灾害知识培训、参加灾害应急演练、参与灾害救援、认为自身能力可适应现场救援及灾害的认知等10个因素的总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可靠的,可为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提供借鉴;研制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客观评价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处于初级水平,其灾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明显不足,年级、经历灾害、参与灾害知识培训、学校类型、参加灾害救援及适应灾害现场救援是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开展灾害护理课程教学,强化本科护生灾害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进行灾害护理能力实践培训及个人素质拓展,提高灾害护理能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