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技术,调查早期双相障碍Ⅱ型在静息状态下的自发脑活动以及大脑功能连接特征,探索该疾病的异常生物学标记以及脑功能损害的病理机制,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双相障碍Ⅱ型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方法:对12例病程小于两年的早期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被试以及15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被试进行磁共振影像学数据的采集。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以及基于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方法分析早期双相障碍Ⅱ型大脑在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活动状态。ALFF方法评价大脑的自发神经元活动水平强度,Re Ho方法评价局部神经元活动的一致性,VMHC方法评价大脑左右半球活动的同步性,FC方法评价特定脑区神经元活动的时间维度的相关性。利用SPM12以及DPABI工具包进行数据预处理及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P<0.05,Alphasim矫正。使用SPSS23对差异结果ROI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皮尔逊相关检验。结果:1、ALFF分析:早期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双侧眶内额上回、双侧眶部额上回以及右侧眶部额中回的ALFF值升高,而尾状核和丘脑的ALFF值降低,而且脑区升高的ALFF值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正相关(r=0.608,p=0.036),脑区降低的ALFF值与HAMA评分显著负相关(r=-0.771,p=0.003)。2、Re Ho分析:早期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右侧眶额部下回、右侧眶内额上回、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以及双侧内侧额上回的Re Ho值出现升高。3、VMHC分析:早期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额中回、背外侧额上回左右对侧之间的VMHC值升高。4、FC分析:早期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右侧框内额上回与前扣带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而右侧尾状核与楔前叶、右侧框部额下回与眶部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5、量表相关功能连接分析:早期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双侧眶内额上回与右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强度均与HAMA量表显著负相关(右侧眶内额上回:r=-0.6,p=0.039;左侧眶内额上回:r=-0.629,p=0.029),而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左侧额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显著正相关(r=0.67,p=0.017)。结论:1、早期双相障碍Ⅱ型在眶额叶、尾状核、丘脑出现ALFF的异常,并且HAMA量表对此敏感度较高,提示焦虑是临床早期的一个重要症状,并与这些脑区的静息状态自发活动水平密切相关。眶额叶与右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状态可能是焦虑症状的一个生物学标记。2、静息状态下的f MRI数据显示,早期双相障碍Ⅱ型发现眶额叶、左侧额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和双侧内侧额上回的局部一致性活动增强,这可能提示双相障碍Ⅱ型病人中这些核团之间的活动存在异常。由于眶额叶主要负责情绪与认知功能,额中回也与情绪功能有关,眶额叶与额中回的异常可能是抑郁相期间负面性情绪的脑功能病理基础。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左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状态可能是抑郁症状的一个生物学标记。3、早期双相障碍患者的额中回和背外侧额上回的镜像同伦连接增强,提示左右半球前额叶功能受损,大脑进行了代偿调节。4、利用低频振幅(ALFF)、局部一致性(Re Ho)、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功能连接(FC)方法可以有效评价静息状态下双相障碍脑功能活动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