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评估模式的远程培训有效性研究——以宁夏远程培训站点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iej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的学习和生活带入了另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此时的人类学习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被动的面对面学习,而可以积极主动地根据自身需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学习活动,其中的远程学习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远程网络培训”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被广泛应用于商务、医疗以及教育等领域,自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世界银行组织牵头的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培训管理中心对西部地区的远程对口支援即为一个典型事例,该项目从2001年至今已开展了10余个年头,其远程培训的有效性究竟如何引发了笔者的探索。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目前国内外远程培训有效性的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其次从远程教学的四要素出发对远程培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确立了评估模式-CIPP模式;并根据CIPP评估模式的四个阶段对问卷进行了设计,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保障。在对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培训项目基本情况的介绍后,笔者又将整个评估过程分为培训前、中、后三个部分进行有效性评估,其中的培训前为CIPP模式的背景评估和输入评估、培训中为CIPP模式的过程评估、培训后即为CIPP模式的成果评估,同时笔者通过案例分析法以《电子学习能力建设》培训专题为例,进一步演绎培训评估的整个过程。   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培训项目为西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培训师资理论功底深厚,态度认真;培训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培训整体氛围良好,有助于内容的掌握等等。当然也发现了一系列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培训需求的分析不够深入,培训内容与岗位的相关性不高,培训方法较单一,培训评价方式的形式化等。最后,笔者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的理论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升。俗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
河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振峰教授,在《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第6期发表的《胡锦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 P
时间、空间和数量的心理表征代表了人们认知系统的基本内容。时间加工和数量加工在心理表征上存在紧密联系。Walsh(2003)通过ATOM提出,时间、数量、空间处于共同的数量体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