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流调节水流结构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u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墩局部冲刷是造成桥梁破坏失事的重要原因,冲刷防护措施是局部冲刷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防护措施主要是基于河床抗冲刷提出,而改变水流结构降低冲刷危害应是可行的思路,但目前研究成果较少,采用气流改变水流结构更是未见研究成果。论文拟基于气流对水流结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开展基于气流调节水流结构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应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基于桥墩局部冲刷机理,气流对水流流动影响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现状,提出一种从河床面向河水中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改变桥墩周围水流结构,阻碍墩前水流下潜或桥墩周边湍流漩涡对河床的冲刷,从而降低水流对桥梁基础的影响,保证桥梁基础稳定的理论。设计一种鼓风曝气装置,进行模型对照试验,研究行近流速,气流流量和曝气位置对基于气流调节水流结构桥墩局部冲刷演变和冲刷坑形态的关系。试验以最大冲坑深度和宽度作为指标,定量分析鼓风曝气装置的防冲效果。试验结论主要包括:与无气流相比,桥墩安装曝气装置后局部最大冲刷深度显著减小;当曝气装置安装在使气流曝出水面位置距墩前0D时,防冲刷效果最明显;随着气流流量的增加,气流对水流结构的调节作用增大,当曝气量使Va/Vw在7.5左右时,冲刷防护效果最明显。测量基于气流调节水流结构桥墩墩周三维紊流场,与无气流桥墩作对比,分析气流调节水流结构作用机理。利用Flow-3D软件建立了三维水沙和空气三相流模型,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局部嵌套网格以及软件特有的Favor网格方法对几何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分析了有无气流时桥墩墩周流场的水流特性以及局部冲坑变化特征,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其他文献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性能铜基受电弓滑板材料。受电弓滑板位于列车顶端或底部,与导线直接接触,是车载电力系统从牵引供电系统获取动力的重要元件,列车运行中不断受到来自接触导线的冲击,这对受电弓滑板材料性能要求极为严格。传统粉末冶金法制备的铜基受电弓滑板材料由于存在诸多问题使其应用受限,经压制后坯料仍会残留不少孔隙,烧结中坯体不可避免出现体积膨胀,严重降低材料服役性能。为制备粉末热锻全致密
沥青混合料被广泛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在车辆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沥青路面会产生各种病害,影响了行车速度的同时也产生了安全隐患。当车辆在经过路口处和弯道处时,由于速度的改变,会对沥青路面产生剪应力,当其超过了沥青路面的剪切强度时,会产生永久变形。沥青-集料界面处相对薄弱,由于集料的形状不规则和性能的差异,界面的局部区域易出现应力集中,所以一般内部损伤和裂纹萌生于界面处。本文首先制作出试验所需
多电飞机驱动系统采用电力系统部分取代原有的液压、气压和机械系统,与传统飞机驱动系统相比,多电飞机减少了对碳氢燃料的依赖性,降低了碳排放量。多电飞机的驱动系统是由不同类型的作动器组合成的非相似余度作动系统,系统复杂度和元器件数目增加,故障发生的概率也会随着提高。因此,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来说,对多电飞机非相似余度作动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多电飞机非相似余度作动系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的变换器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本文所研究的单级高频链DC/AC变换器,采用高频变压器传输能量,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工频变换器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及主电路开关管的ZVS通断,提高系统的转换效率。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高频链变换器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对高频链变换器的电路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讨论了单级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化石能源短缺和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也日益显著,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一方面为改善这一现象提供了解决思路,另一方面也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导致全球范围内大停电事故频发。尽管如此,停电事故发生后,制定合理有序的电力系统恢复应急响应预案能够明显降低因停电事故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由于电力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定电力系统恢复策略本
有源中点钳位(ANPC)逆变器由于开关损耗小和损耗分布均匀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SiC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开关频率可以提高SiC逆变器的功率密度,但是当开关频率提高到几百千赫兹(kHz)时,开关损耗显著增加,限制了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所以使用软开关技术来降低高频ANPC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十分有意义。首先分析了硬开关逆变器的换流原理,给出了主电路元器件的设计及选型依据,建立了损耗模型,根据损耗
红层作为一种特殊性岩土体,遇水具有易崩解、软化的致灾特性,并在皖南地区广泛出露,研究不同埋藏深度下红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以及红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对该地区的工程建设尤其是深基础工程及高速公路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托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城市地质调查工程”项目,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不同埋藏深度下红层物质组成、微观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的研究,同时,通
退役锂电池通过回收后再梯次利用,可最大化其生命周期和资源利用率,对电池模组级甚至电池包级的检测并应用可获得比电芯级更高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电池的健康状态(SOH)是梯次利用筛选和重组的重要依据,交流阻抗谱是评估SOH的重要手段,变频电流源作为锂电池模组交流阻抗测试系统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选用SiC MOSFET为开关器件,通过整流、逆变电路实现了频率可变、幅值可调的正弦电流输出。主要内容如下:整
双主梁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由于主梁间距较大,剪力滞后现象明显。本文以双主梁钢-混凝土组合梁为研究对象,探究界面滑移效应对组合梁剪力滞后效应以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了双主梁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不同荷载工况下,不考虑滑移效应时的应力解析解。建立了不考虑界面滑移效应的双主梁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对所推导的公式进行了验证。2.
近年来,车辆碰撞桥墩事故时有发生。桥墩在车辆碰撞下可能损坏或失效,进而造成交通中断、桥梁倒塌等严重后果。因此,研究桥墩的抗车辆撞击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车撞性能进行了研究。然而,对于钢管混凝土桥墩的研究却较少。而且,已有桥墩抗车撞性能研究中尚存在如下问题:建立的桥墩有限元模型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但准确性未知;在有限元模拟研究前的桥墩设计中,均未按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