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散淤化痰方剂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睡眠中心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受试者,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选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在5–30N/h之间的受试者82名。实验采用随机双盲方法,所有受试者随机进入实验,散淤化痰方剂药物分为剂量一组(高剂量组):口服药物4粒/次,早、中、晚各1次;散淤化痰方剂剂量二组(低剂量组):口服药物2粒/次+安慰剂2粒/次,早、中、晚各1次;散淤化痰方剂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4粒/次,早、中、晚各1次。实验过程中及结束时共有11名受试者脱落,最后统计高剂量组24名,低剂量组24名,安慰剂组23名进入统计学分析。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三次多导睡眠监测,分别在服药前,服药两周后,以及服药四周后;多导睡眠监测收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嗜睡状态评分,分别在服药前,服药两周,服药四周后进行。本实验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自愿参加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高剂量组服药四周后与服药前相比,AHI,AI以及HI明显下降(p<0.01,p<0.01,p<0.01)。低剂量组服药四周后较服药前相比,AHI出现下降(p<0.05, p<0.05, 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AH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使AHI,AI,HI下降的程度高于低剂量组(p<0.05,p<0.05, p<0.05)。2.高剂量组服药四周后与服药前相比,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组服药四周后较服药前相比,最低血氧饱和度升高(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高剂量组使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3.高剂量组服药四周后与服药前相比,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长低通气时间明显减少(P<0.01,P<0.01)。低剂量组服药四周后较服药前相比,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长低通气时间减少(P<0.05,P<0.05)。安慰剂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长低通气时间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别(P>0.05)。4.高剂量组服药四周后与服药前相比,嗜睡程度评分明显下降(P<0.01)。低剂量组服药四周后较服药前相比,嗜睡程度评分下降(P<0.05)。安慰剂组嗜睡程度评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5.高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对AHI的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升高效应呈时间依赖性;高剂量组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在第二周显示出更大的效应,而低剂量组在第四周显示更大的效应;高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对嗜睡程度的影响呈时间依赖性。结论1.散淤化痰方剂明显改善轻,中度OSAS的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长低通气时间。散淤化痰方剂高剂量组在改善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最长低通气时间方面均优于低剂量组。2.散淤化痰方剂明显改善OSAS白天嗜睡程度3.散淤化痰方剂对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嗜睡程度的影响呈时间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