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金荞麦种群形态差异与不同生境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荞麦(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是蓼科荞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态差异变化一直是其种性特征及分类地位的争论热点。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川西平原(温江和锦江)、四川盆周西缘(雅安)及横断山脉(龙肘山和螺髻山)三种不同生境中五个样区,对金荞麦种群的垂直分布、密度、形态特征、环境影响因子以及基于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matK两种分子标记的系统进化树建立,研究不同生境条件下金荞麦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分子标记变化的异同,以期对金荞麦的种群关系与分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形态学分析发现:金荞麦形态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从川西平原到雅安一直到横断山脉,随海拔的升高,叶片逐渐变小,叶形则由卵圆形、三角形逐渐变为三角形、戟形,叶片逐渐变厚,株高变矮,茎粗变细;此外,横断山脉以及雅安的金荞麦能够完成开花、结实,川西平原的金荞麦种群都只能成花,不能结实。三种不同生境区域金荞麦的花器官均表现出雌雄蕊不等长,存在两种类型:雌蕊长于雄蕊(L型)和雌蕊短于雄蕊(S型),且两种类型产生的种子具有较大差异:L型种子呈现锐三棱锥形;而S型种子呈现钝三棱锥形。说明种子和花生殖器官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稳定性。2、通过对金荞麦营养器官与生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金荞麦株高与海拔(-0.363**)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0.240*)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0.437**)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长与年日照时数(-0.264*)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0.303**)和年平均气温(-0.351**)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均降水量(0.384**)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宽和海拔(-0.067*)、年日照时数(-0.097*)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金荞麦部分营养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差异与生境因子的差异有显著的相关性。3、基于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matK对三个区域生境不同形态的金荞麦作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生境中金荞麦种群植株各个体,雌蕊长于雄蕊的或雌蕊短于雄蕊的都各自聚为一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金荞麦种群中演化出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分子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否达到变种或亚种的水平仍需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证据的支持。
其他文献
北方的十一月,清冽的初冬到了。日趋空旷的原野上,花儿谢了,叶子落了,但满山遍野黄褐色的劲草依然倔强地在摇曳。它们走过了温润的春天、湿热的夏天、霜露的秋天,又迎来了风雪的冬
1931年至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国内活跃着爱国妇女会、大日本联合妇女会、大日本国防妇女会以及大日本妇女会等军国主义妇女团体。这些军国主义妇女团体组织动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