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结构服务化发展模式研究——对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民经济结构曾经长期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GDP结构水平较低,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的GDP结构形态是3:2:1,第三产业在GDP比重中所占比例最大。而我国目前GDP的结构却是2:3:1,第二产业排列第一。按现代经济社会的标准分析,我国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小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差了整整一至二个等级。而我国服务业本身的结构化水平又很低,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高,现代服务业占的比重低,特别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极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现代化。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7年国务院又专门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日本是与我国距离最近的发达国家,现代化社会历史并不长,在二战后这短短的几十年间从战后严重受损的经济废墟上起步,由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工业化的、由第三产业为领头羊的先进国家,其中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基础上,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植和推动,对整个服务经济的高效和高质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我国认真学习和借鉴。 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思路,运用理论概括、实证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首先进行理论研究,讨论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以及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日本经济服务化的的发展过程、成因、特点、趋势以及主要学术流派的演化,在国内第一次将日本经济服务化概括为“市场主导,政府扶植,信息密化,都市集群”的发展模式,并总结了日本经济服务化的主要经验启示;最后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借鉴日本发展模式的经验,剖析了中国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势,提出了中国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特别是关于服务业的业态创新即发展服务外包、生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性的发展,特别是通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深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国际贸易活动和对外投资活动前所未有的活跃,各类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组织不断
学位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需要以建构的方式进行组织创新,以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力。组织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资源保障,其中金融资源是核心,因此,通过多样化的融资途径
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颁布,我国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