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户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自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之日起,合作社数量开始不断增加,规模上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章程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范围不合规等。其中,财务风险状况是决定其能否持续经营的关键,也是其所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通过对合作社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分析其财务风险来源,构建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对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四川省95家专业合作社反映其财务风险状况的相关数据,认真梳理了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及防范的有关文献,以合作社理论、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为理论指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合作社财务风险评估指数模型,最后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研究发现:(1)在本文划分的五个财务风险等级中,受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风险水平总体为“较低风险”等级,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因素,未达到“低风险”水平。(2)在合作社的各个环节中,筹资风险的重要程度比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的重要程度高,是影响合作社财务风险水平的最主要风险。在筹资风险中,缴纳会费金额与资产负债率权重最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的融资和偿债能力,是合作社财务风险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3)合作社的投资风险得分最低。原因在于重大投资决策机制与投资效益的权重较高,而得分却都较低。与其他三种风险相比,合作社的投资风险是合作社负责人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4)在合作社经营环节和收益分配环节中,存货风险水平总体较低。应该关注经营风险中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而在收益分配环节,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不理想是导致收益分配风险存在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合作社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鼓励社员缴纳会费,内外部融资相结合;政府部门扩大抵押范围,大力改善融资环境;建立重大投资决策机制,切实推行可行性论证;慎重选择投资对象,实行分散投资策略;优选农业技术,降低存货风险;有效管理应收账款,提高风险基金比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提高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