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顺铂为代表的金属配合物在临床用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不良反应也引起医药领域的担忧。为此,钌金属配合物以高效低毒的特性在肿瘤治疗领域逐渐展示其潜力,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钌金属配合物[Ru(ttbpy)2(PIP)](ClO4)2(Ru),借助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来确证配合物的化学结构,并利用分光光度计表征其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图谱与发射荧光的性质。该钌配合物在286 nm与461 nm波长处存在吸收峰,且能发射红色荧光性质,溶解度试验也证实其难溶于水。另外,长循环脂质体载药系统的制备用于解决钌配合物溶解性差,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增加其应用价值。通过单因素考察脂质体的制备处方与工艺,以磷脂-钌配合物质量比30:1、磷脂-胆固醇质量比3:1、磷脂用量30 mg的处方,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钌配合物长循环脂质体(Ru-Lip),制备得到的最佳脂质体包封率为(86.3±1.0)%、粒径为234.9±10.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69±0.046、Zeta电位是-14.67±0.46mV。抗肿瘤活性研究实验揭示Ru-Lip对HeLa宫颈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显著性低于Ru,分别为5.3μM与10.8μM。此外,凋亡试验表明Ru-Lip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在深入其凋亡机制的探究中发现,Ru-Lip能诱导HeLa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由5.5显著提高至12.3,且能增加细胞对Ru的摄取并作用于线粒体,进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绿光与红光的强度比由1.6提高至3.3)。胞内Ca2+检测试验发现,Ru-Lip作用于HeLa细胞会破坏Ca2+的生理平衡,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当Ru-Lip浓度增大至10.8μM,Fluo-3荧光强度由13.2急剧增加至134.5。细胞色素C试验也显示出与Ca2+检测的类似结果,Ru-Lip作用浓度由5.4μM增至10.8μM,其引起胞内的细胞色素C逐步显著增加(荧光强度由1.6分别增至4.8与55.5)。免疫印迹试验也显示Ru-Lip诱导Bax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蛋白条带的灰度值分别增加20%与11%。综上所述,构建的Ru-Lip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显著提升其体外抗宫颈癌的效果。针对骨肉瘤转移与复发能力较强,本文还设计以聚己内酯为主要材料的支架装载Ru-Lip作为一种脂质体-支架(Ru-Lip-scaffolds)复合给药系统。扫描电镜显示脂质体-支架具有相互连通且孔径均一的孔隙结构。压缩试验表明脂质体-支架比空白支架的机械性能较强,支架-1、脂质体-支架-1、支架-2、脂质体-支架-2的杨氏模量分别为59.6、83.0、61.5、81.1 KPa,基本符合手术植入恢复期间的受力要求。体外释放试验显示脂质体-支架复合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24 h内也逐渐展示出对MG-63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两种脂质体-支架的IC50分别为32.04±0.69μM与27.70±0.39μM。此外,AO/EB双染试验也表明其对MG-63细胞有一定促凋亡效果。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的检测结果均显示脂质体-支架复合给药系统能提高胞内活性氧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与诱导细胞色素C的外泄,这初步提示脂质体-支架给药系统也通过诱导线粒体功能紊乱而导致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