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其教育形式既有别于官学和私学,同时又源于两者。书院兴起于唐朝,到了宋朝得以盛行,发展至明清时期便广为普及。作为综合性的教育组织,书院在长期的发展中完备了“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并一直受到宗教文化的强烈影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书院园林的建造深受我国传统园林的影响,在环境选择以及空间营造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形式,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江西的书院在历史上颇有地位,不仅数量众多,部分书院在全国范围内都负有名望。江西古书院园林在文人园林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文化,其建造的形式也表现出多样的文化特征。江西古书院园林在选址中特别重视自然环境的优劣,表现为对名山胜水的热衷,同时也深受宗教文化以及古代堪舆文化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遵循着儒家“礼乐相承”的价值思想以及“因地制宜”的环境观,其空间形态表现为主从分明、内外有序、规则内敛的特征。江西古书院园林在造园要素的设计上除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与观赏的需求外,更增加了文化意境的隐喻,着重表达了其文化内涵。书院采用了多种传统园林的理景手法,主要包括空间对比、引导暗示、借景、框景、对景等,丰富其空间的趣味性。江西古书院园林所营造的淡雅质朴的环境,更加强调了文人淡泊尘世的人生态度以及托物言志的高雅情趣。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书院及书院园林的概念加以诠释,并对书院的起源发展以及江西古书院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对影响江西古书院选址的环境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全面的把握书院园林的本质特征;在江西古书院园林的空间研究中,分别从空间构成、形态特征、布局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书院园林中山水、建筑、植物、道路铺装、竖向、景观构筑物六大造园要素着手,分析其造园的一般规律;对其理景手法的应用进行归纳研究,总结其园林艺术之个性。最后对江西古书院园林造园的一般特点及规律进行总结,希望借此研究能够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给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