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曲《蜀宫夜宴》的民族化特点与演奏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曲《蜀宫夜宴》是但昭义1983年根据同名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独奏曲,于1984年在第二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上首演。作品采用了原曲的旋律与结构,并结合西方作曲技法进行改编,改编后的音响仍充满民族韵味,将我国古代宫廷歌舞音乐的动人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该曲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洋乐器钢琴相融合,为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后世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该曲现有研究仅涉及音乐与演奏分析,并未从民族化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此曲民族化特点进行探析,丰富了作品的研究角度。笔者以钢琴曲《蜀宫夜宴》为研究对象,从如下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本文的绪论部分,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其次是对钢琴曲《蜀宫夜宴》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为后文的进一步分析论证作了铺垫;接着从曲式结构、和声运用、对民族乐器音色模仿及装饰音等方面探析该作品的民族化特点,以弥补该曲民族化特点的研究不足,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最后结合自身演奏实践,对作品中奏法的运用、速度与力度的处理、节奏的把握及踏板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把握作品演奏风格,为该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自2019年国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各地逐步总结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成熟、系统的应急防控策略,在防控治理过程中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中国急救事业蓬勃发展阶段中,已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全程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服务模式。本研究以城市防控治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为背景,阐述当前城市急救医疗服务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困境,探讨城市急救医疗服务提升策略,
现如今,世界范围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水生环境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且多数抗生素及其代谢物均为持久、稳定的难降解有机物。常规的物理或生物处理技术已无法有效去除抗生素,特别是低浓度抗生素的去除效果不够理想。高级氧化技术(AOPs)具有处理高含量有机物和不可生物降解废水的强大作用,从而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工艺。在众多AOPs技术中,芬顿反应已沿用多年并且经过一系列改进。目前,以过氧单硫酸盐(PMS)为强氧化
本文以钢琴独奏曲《蜀宫夜宴》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分析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但昭义先生多元化的钢琴音乐风格、音乐本体结构、各类演奏技巧、音乐形象的诠释等内容。通过结合个人演奏实践、分析作品结构、阅读相关文献、分类归纳等研究方式,进一步对作品中的音乐特征、演奏技巧难点、富有民族特点的旋律等做出总结与归纳,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钢琴独奏曲《蜀宫夜宴》的正确练习方法,更加准确地诠释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希望该文能够为
宋代党项人的日常生活既保留了饮食中喜食乳、肉的习惯,活动中爱好骑射、擅长歌舞的民族特色,又吸收借鉴了中医利用方剂、针灸、香料进行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还受到佛教沐浴、祈祷、禅定以及道教炼气等宗教修行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宋代党项人形成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多民族、多宗教文化交融的结果,是中古时期西北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缩影,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案例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主要表现为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深度融合。其融合方式分为“阶梯型”教学组织形式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融合、“阶梯型”教学组织形式与信息技术的深层次融合、“登山型”教学组织形式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融合、“登山型”教学组织形式与信息技术的深层次融合。这四种类型融合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主要体现为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发展。“登山型”教学组织形式与信息技术的深层次
《蜀宫夜宴》原为大型民乐管弦作品,1983年,但昭义先生将其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全曲采用中国传统“散-慢-中-快-散”的音乐结构与西方复三部曲式结合,用三个部分描写出一幅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宫廷夜宴图,运用不协和和弦、跳音、快速跑动、大线条旋律句、颤音、倚音等技巧模仿了编钟、云锣、鼓、横箫、唢呐、二胡、古筝、琵琶等乐器音色。演奏时要注意气息控制与音乐线条的流畅性,触键的颗粒感、和弦力度、踏板使用等方面都
<正>北京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涉及北京市许多部门和领域,具有政府主导、商民学各界共同参与的特点。2010年北京市市民讲外语组织委员会(简称"市外组委")发布了《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简称《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市语委")制定了《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0年工作要点》(简称《2010年工作要点》)。
会议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然而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无效、低效、重复的作业,这无疑加重了处于青春期初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物理作业布置的难点在于如何控制“作业量、作业时间、作业难度”这三个关键因素,本文试图从这三方面探究设计分层作业,以此来完善作业体系,进一步解决初中物理作业布置中“内容重复、耗时低效、评价单一”等问题,进而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实现初中物
本文主要研究收入模型在旅客改变航程时的会计实务,从出票航空公司和承运航空公司双会计主体的视角出发,以我国收入会计准则、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客运比例分摊手册和收入会计手册为依据,分析旅客在自愿和非自愿改变航程时的会计实务处理。文章深入分析到客票的每一个乘机联,以期为联运会计的实务处理提供参考。
为探索明挖超大跨度叠层隧道合理断面形式及优化思路,依托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分析超大跨度叠层隧道结构受力特点,并对超大跨度叠层隧道断面形式选择、跨度优化及覆土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大跨度叠层隧道存在顶底板弯矩过大、中板承受拉应力的问题,中板处于偏心受拉的原因为跨度过大及侧向土体对结构约束不足;大跨度明挖隧道微拱形断面受力性能最优,直墙平顶断面劣于直墙折板断面,综合考虑结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