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把审美情趣作为具体细化的18个基本要点之一,在人文底蕴素养中被明确提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重要部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在国家高度重视美育的大背景下,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根据学校的实情及特点,构建科学的美育校本课程体系,发挥美育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走访,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上海市F小学为例,以该校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为对象,试图在完善学校美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为基础课程的改革和美育课程的校本化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提供实践参考。笔者运用“课程理解范式”完成F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通过访谈法、实地走访和问卷法,调查F小学校情与学情,分析F小学美育校本课程设计的优势与存在问题。二是以“普适性”、“具体化”、“可操作性”为原则,以F小学为例,设计富有学校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计划,包括美育校本课程的目标、结构设计与内容设置、课时安排、课程标准等。三是以F小学为例,探索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案例研究对不同类型的美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进行探索,提高美育校本课程质量。四是以F小学为例,探索美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即从课程的学业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三方面展开评估、分析与反馈,不断完善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建设。对学生、教师及学校三方面进行评估表明,F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实施初见成效。对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笔者提出五方面的建议:培养美育教师队伍;充足课程资源;发挥校长课程领导力;建立美育校本课程保障机制;构建三位一体的美育校本课程联动机制,期望为上海市乃至其他地区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价值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