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住院痔病患者资料的收集研究来探讨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对痔病发生的相关性,从而使人们认识提高,通过纠正排便姿势以降低痔病的发生率。方法: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里随机选择300例病人,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以此来观察其相关性及分析与痔病发生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表明,在住院痔病患者问卷调查方面,不同的排便姿势与排便状况有相关性,且影响痔病的发生。通过对300例痔病患者的调查分析,痔病的严重程度与排便通畅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不同的排便姿势与排便耗时、排便通畅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资料显示排便时间大于10min的痔病患者人数比例明显多与排便时间小于10min的患者,排便不通畅的痔病患者人数比例明显多于排便通畅的患者,而排便姿势与排便的频次、粪便性状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调查显示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与痔病的发生有直接的相关性,其中关系最为显著的是排便时间及排便的通畅度。通过蹲姿排便或者坐姿排便时身体前倾与地面夹角变小时,可减少排便时间并改善排便的通畅度,因此可减少痔病的发生。通过对这方面的认识,提高人们意识习惯,对痔病的防治及指导术后患者调整最佳排便姿势,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避免术后复发提供科学依据,亦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出中医治未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