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赖草属Leymus Hochst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eeae Dumortier的一个重要多年生属,全世界有约32个种和19个亚种,多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的高山,南美也有少量分布。该属植物中的多数物种为草原和草甸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种类是优良的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赖草为中旱生植物,适应幅度相当广泛,从暖温带、中温带的森林草原到干旱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以至在4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都有分布。多数赖草属物种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抗寒、耐旱等生境适应性,以及抗病、抗虫、穗大、粒多和高光效等优良性状,成为麦类作物和牧草遗传改良、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然而,有关赖草属的系统地位与物种界限、种间亲缘关系、NsXm基因组组成和来源等问题,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研究利用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分子标记和叶绿体trnQ-rpsl6基因序列对赖草属植物和新麦草属(Ns)、拟鹅观草属(St)、冰草属(P)、澳冰草属(W)、大麦属(H)和偃麦草属(Ee)等近缘二倍体属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重建和网状进化分析,探讨赖草属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其与近缘二倍体属物种的系统关系、Ns基因组的供体来源和Xm基因组的起源。主要的结果如下:1.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赖草属植物22个种、2个亚种,共41份材料和拟鹅观草属、新麦草属、澳冰草属、偃麦草属和大麦属5个近缘二倍体属6个物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数据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S值)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①筛选的2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76条清晰度高、重复性强的多态性条带,其中368(97.87%)条具有多态性,表明ISSR标记在赖草属和近缘属物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②Nei’s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图显示,赖草属和近缘二倍体物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赖草属种间遗传多样性较种内丰富。③来自北美的L. hybrid、L. triticoides、L. ambiguous、L. salinus、L. innovatus和L. cinereus与来自中亚的赖草聚在一起,表明北美赖草与中亚的部分赖草关系接近,推测其祖先物种可能来自于中亚。④L. duthiei与赖草属物种聚为一支,表明其与赖草属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L.duthiei组合到赖草属中。⑤Psathyrostachys fragilis与40个赖草属植物聚在第一支中,表明赖草属植物与新麦草属亲缘关系密切,支持赖草属植物的Ns基因组来源于新麦草属oAustralopyrum retrofractum与部分赖草属植物聚在同一亚支,推测W基因组可能参与了部分赖草属物种的起源。2.对25个种共36份赖草属植物和新麦草属(Ns)、拟鹅观草属(St)、冰草属(P)、澳冰草属(W)、大麦属(H)和偃麦草属(Ee)6个小麦族单染色体组的11份近缘二倍体属植物的叶绿体trnQ-rpsl6基因序列重建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状进化结构,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和基因谱系分析。邻接法系统发育分析和网状进化分析支持三个主要的分化支:Ns, St和Xm。序列多样性和谱系分析表明:①主要来自中亚地区和地理学邻近地区的赖草属植物聚在一起,亲缘关系密切,部分青藏高原赖草属植物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表明青藏高原赖草进化较为明显。②多数北美赖草和欧亚赖草形成独立分支,显示北美赖草和欧亚赖草在地理谱系进化较为明显;部分北美赖草与中亚赖草关系较近,表明赖草属物种在地理进化过程中的连续性。③多数欧亚赖草和新麦草属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Psathyrostachys juncea可能作为多倍体欧亚赖草属的Ns基因组的主要供体,同时可能存在不同的新麦草属植物参与了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的形成。④Xm基因组与Pseudoroegneria的St基因组,Lophopyrum的Ee基因组,Australopyrum的W基因组和Agropyron的P基因组关系较近,推测可能来源于St、Ee、W和P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