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种隐秘感官》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和《灶神之妻》之后于1995年推出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然而,评论界对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褒贬不一,争论的焦点在于小说中所涉及的鬼魂故事和迷信现象。但至今为止,对其全面研究的并不多。本文将针对争论的焦点,依据原型批评理论从人物和主题两个方面对《百种隐秘感官》中的神话原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旨在挖掘人类爱的集体无意识。论文共分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包括对谭恩美及其作品《百种隐秘感官》的介绍及研究现状,华裔文学的发展回顾和论文的写作动机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正文部分。第二章简要介绍与论文相关的原型批评理论。第三章对小说中的原型人物进行分析。邝的形象体现了智慧老人原型的置换变形;李彬彬(邝的大妈)体现了大地母亲原型。第四章阐述了贯穿小说的原型主题。论文主要论述了三个神话主题:死亡一重生主题,替罪羊主题和追寻原型。在第五章中,通过对小说人物边缘及多冲文化身份的分析,论文挖掘作品隐含的集体无意识。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强调了谭恩美在《百种隐秘感官》应用原型的意义——不仅增强文章可读性及深刻性,而且挖掘不同文化所共有的人类集体无意识,强化了小说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