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赖和认同,是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自愿遵守与尊重。刑事司法公信力是衡量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法治程度越高,刑事司法公信力越高,司法越公正。但是,现阶段我国刑事司法活动存在种种问题,比如部分司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内部干涉司法活动,影响司法独立;人情案、钱权交易、司法寻租等情况屡禁不止等。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刑事司法公信力低下,公众不信赖司法,司法形象也大打折扣。关于刑事司法公信力理论的理解,文章提出了新的视角——刑事司法公信力的心理构成,并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数据分析法对我国当下刑事司法公信力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存在的违法侦查行为、办案效率低下、私力救济尚存、部分司法主体素质不高、刑事审判受到舆论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要深化推进刑事司法改革,提升刑事司法公信力,为刑事司法公正提供体制保障。因此,首先要完善司法人员选拔制度,健全司法人员的保障机制,加强司法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道德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司法队伍;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与透明,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再次要保障司法独立,完善司法机关人财物制度,落实上下级法院间关系,完善司法责任制以确保司法人员的独立;最后要培育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