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小学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现代语文表情达意的能力,单靠传统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现代人学习语文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一语文教育难题。它以声情并茂的影音材料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写作情境,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从而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课本的缺陷,能够为语文教育开辟一个新天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在建构主义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使教学内容得以更高效、更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进行研究,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概述。详尽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对信息技术的概念、特点,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价值、现状进行介绍与分析。其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指出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主要是存在着“高耗低效”现象、“画蛇添足”现象,误解学习资源,忽视教学过程的变化等现象,语文课学科性的缺失、忽视师生情感交流、忽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思想认识偏离、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不合理所造成。其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的对策研究。针对上文所指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强调要从思想观念上重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合理性;从实际应用上提出解决问题必须遵循辅助性原则,增容性原则,丰富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等原则;建立教学资源库、新型教学结构、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新型学生观等;进而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课件制作水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并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为实践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期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