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劳动思想的产生完善过程,也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作前后,正是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得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愈加凸显。马克思坚定的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之上,从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国民经济学中批判的继承了宝贵的思想精华,创立了自己的异化劳动思想。异化劳动思想揭示了劳动者在私有制下的悲惨遭遇,而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则给予了全人类发展的目标与希望。真正的、科学的共产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这种伟大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无产阶级与自己命运艰苦抗争的实践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把科学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克服异化,实现人类本质的复归。 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当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低下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对社会主要矛盾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种现实情况就决定了中国现在还要用多种所有制经济来促进不发达的生产力。而且,中国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巨大自然资源需求和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都助长了异化现象在劳动领域中出现。 体面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广大劳动者生产生活状态的改善,异化劳动现象的缓解都有了明确的目标。体面劳动主要是劳动者在报酬、安全、人文关怀等众多方面的利益实现,这一概念与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同样都体现了宝贵的无产阶级情感。具体来说,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加强劳动保护,完善三方对话机制以及增强人文关怀等措施,可以使劳动者获得相对有保障且安全的生活,感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所以,深入研究、运用、发展异化劳动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为广大劳动者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实现体面劳动便是当前形势下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