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俄罗斯“强力集团”是19世纪民族乐派中具有广泛历史影响力的音乐团体,该音乐团体的产生与俄罗斯独特的社会文化艺术环境密不可分。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从它的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起源于东欧的斯拉夫人,其后东正教从拜占庭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这样多民族的融入使得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从俄罗斯的音乐史来看,17世纪末在文化艺术上表现出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强力集团”是19世纪民族乐派中具有广泛历史影响力的音乐团体,该音乐团体的产生与俄罗斯独特的社会文化艺术环境密不可分。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从它的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起源于东欧的斯拉夫人,其后东正教从拜占庭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这样多民族的融入使得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从俄罗斯的音乐史来看,17世纪末在文化艺术上表现出了十足的西欧化倾向,俄罗斯的音乐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到了19世纪初俄罗斯引发了新的音乐运动,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俄罗斯丰富的民间歌曲、民谣、神话传说、宗教歌曲等,将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作为材料,创作歌剧、交响曲等音乐体裁。这时期出现了维护俄罗斯音乐的团体“强力集团”,他们不仅继承着格林卡的传统,同时又代表着专业音乐家在创作中体现民间音乐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文聚焦“文化圈”的概念,以“强力集团”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对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以及特有的音乐风格进行概述。首先从“文化圈”背景概述切入,介绍俄罗斯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强力集团”五个人的发展历程、创作情况。其次对“强力集团”成员音乐创作的共性及个性进行具体分析,团体创作的共性和个人风格的特性,通过作品分析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在“强力集团”与俄罗斯“文化圈”两者的关系中,探寻出“强力集团”的创作现象,受到历史的进程、文化的发展、地域等影响所形成的音乐风格,“强力集团”的创作,在这时期与其它各地音乐文化发生多方面的交流碰撞,造成不同特质的文化交汇与融合。因此,“强力集团”与所在的文化圈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他文献
文化产业一直以来是作为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艺术产业园区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区域集群产业概念,本质上从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了,近些年来愈发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国内文化产业相较于国外起步慢、规模小,早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多是模仿和复制,随着国内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需求上升,逐渐摸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文化产业园区,如北京798、上海红坊、成都蓝顶等等,而其中很大一部分
直苴彝族服饰浓重艳丽、刺绣精美,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直苴村传统服饰文化保存的相对完整,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在经济社会急剧变迁的当下,直苴彝族的传统审美与主流审美有较大不同。如何在保留直苴彝族传统服饰文化内核的同时,利用其文化元素创作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图案和款式,在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直苴彝族服饰面临的挑战。论文以
景颇族目瑙纵歌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凝聚着景颇族鲜明的宗教信仰、乡风民俗和审美情趣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景颇族目瑙纵歌从祭祀仪式到民族共舞的社会功能的发展,展现的是景颇族在历史变迁中精神世界的承袭和演变。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艺术形式在历史场域中生存环境和文化内涵变化的最鲜活的诉说载体。笔者经过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包括对景颇族村落的斋瓦长者、当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百年来,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用信仰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指引前进的精神灯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革命年代:在信仰的指引下,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国革命历史上,
通海彝族五山腔是“滇南彝族四大声腔”之一,是由彝族尼苏支系“三道红”分支融合汉族文化而创造的一类大型声乐套曲,兼具高亢嘹亮、响遏行云和细腻婉转、曲调悠扬两种风格特点,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人文价值,同时也是了解彝族尼苏支系“三道红”分支相关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给这项彝族文化瑰宝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使其传承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通海彝族五山腔处于
<正>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能源电力领域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电力市场机制、运行机制、价格机制,
瓦猫,是一种常见于云南部分地区农村房屋门楣或屋顶正脊上的镇宅物,主要分布于云南的昆明、曲靖、楚雄、玉溪、文山、大理、丽江等地,因受不同地域人文环境和宗教礼仪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作为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是云南建筑结构改变“活”的见证者。瓦猫文化作为云南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建筑结构的改变,云南传统瓦猫赖以生存的空间骤减,
传统婚俗音乐文化是云南小凉山彝族人民音乐文化中一项独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音乐物象,是云南小凉山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生活中创造、传承而来的独特艺术形态。作为其民族活态文化的符号,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情感的释放。无论是对婚姻的祝福与期盼,还是对社会生活其他内容的揭示,云南小凉山彝族的传统婚俗音乐文化无不体现着其民众对生产生活、人生情境的真情表达,无不保留和延续着本民族的民俗、历史、宗教等文化。
19世纪40年代初期,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作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歌曲《当我入梦》,该艺术歌曲的歌词为法国著名诗人雨果创作的诗歌。作品的内容塑造了一位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无限痛苦与压抑的主人公对爱情独有的渴望。该曲情感起伏较大,对歌者自身的演唱功底有着较大的考验。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对艺术歌曲《当我入梦》进行分析。通过第一部分对作曲家李斯特及其音乐创作特征进行研究,概述了艺术歌曲《当我入梦》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