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例肠梗阻临床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anda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一院腹部急症科近5年来肠梗阻的发病情况、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治疗后死亡率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腹部急症外科收治的672例肠梗阻患者,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版外科学中对于肠梗阻的定义,从病史、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及术中所见等方面诊断。记录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既往手术史等)、发病原因、治疗方式、预后等。所有患者需符合:年龄≥15岁,男女不限;就诊于我院急腹症外科;出院诊断为“肠梗阻”。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运算,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进行描述,组间病因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P<0.05代表有意义。结果:(1)所有患者中,机械性肠梗阻543例(占80.8%);动力性肠梗阻16例(占2.4%);血运性肠梗阻7例(占1.0%);病因不明确者106例(占15.8%)。(2)中青年组共287例患者,粘连性肠梗阻159例(55.2%)、肿瘤性肠梗阻45例(15.6%)、肠扭转致梗阻者8例(2.8%);老年组共395例患者,粘连性因素有172例(43.5%),肿瘤性因素有99例(25.0%),疝气因素引发者14例(3.5%),肠扭转因素引发者14例(3.5%)。其中粘连性因素在老年组中占43.5%,在中青年组中占5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性因素在老年组中占25.0%,在中青年组中占1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疝气、麻痹性、粪石、肠扭转等其他因素所致肠梗阻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3)所有患者中,有腹部手术史者395例(占58.8%,395/672);粘连性肠梗阻331例,其中中268例(占81%,268/331)有腹部手术史,约占所有曾手术患者67.8%(268/395),中青年组133例,老年组135例。其中位居首位的是因阑尾切除后所致粘连,占71例(26.5%),其次是肠道各类及胃十二指肠手术,分别为49、48例,分占18.3%和17.9%;妇科手术45例,占16.8%;胆道手术18例(6.7%)。其他34例(12.7%)。(4)在粘连性病因的患者中,非手术治疗258例,死亡率1.9%(5/258);手术治疗73例,死亡率2.7%(2/73);总死亡率为2.1%(7/331);在肿瘤性病因的患者中,总体死亡率为12.5%(18/144),其中非手术死亡率为11.8%(13/110),手术治疗死亡率14.7%(5/34);其他病因肠梗阻中,死亡率4.7%(5/106),其中非手术治疗死亡率4.7%(3/64),手术治疗死亡率9.5%(2/42)。结论:1.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是肠道粘连(包括手术、炎症等),肿瘤因素次之。2.粘连性肠梗阻更多见于中青年患者(<60岁),特别是有腹部手术史的。3.对于无手术史的老年肠梗阻患者,肿瘤性因素常占主要地位。4.大部分肠梗阻患者仅依靠非手术治疗即可缓解。
其他文献
惠州西湖在明、清两代分别存在“八景”“十二景”之说。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梳理“八景”“十二景”的演化历史;探讨了各“景”不同的景观特色、文化内涵、命名特点及其相
贝茨认为,混合学习应通过"系统设计实现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最佳协同"。目前还没有混合学习理论能够直接说明两者之间应如何混合。研究试图通过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来促进学习
9月21日,环境保护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好山好水好空气的惠州,成为广东的3个入选市县之一,也是广东两个入选地级市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发展规划在指导和规划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表明了政府活动的方向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而且引
目的:前瞻性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前营养状况,并对其术后临床结局进行分析,寻求手术前后营养水平的变化特点,以期提供患儿的营养支持依据,有的放矢地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以
目的在施行肝移植手术的过程中,肝脏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缺血再灌注过程。肝脏对缺血耐受力较低,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由于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氧自由基的大量形成等损伤线粒体而
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如2008年初发生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可导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等意外事件增加,颅脑
创新科技金融模式,对嘉兴建设创新型城市和G60科创走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分析嘉兴现有科技金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相近城市发展科技金融成功经验的基础
在过去的岁月里,建筑钢结构工程轰轰烈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促使我国的钢结构大踏步进入了成熟期,迅速成为名符其实的钢结构大国。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成绩和
空间规划是国际上战略环境评价应用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但在我国,无论是空间规划还是空间规划环评,均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本文从德国空间规划法入手,着重分析空间规划法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