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逐渐成为评价矿井可持续发展和先进性的重要指标,综放开采也因可快速将煤炭资源转化成产能优势,被矿井广泛采用。但对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研究较少,对其演化规律认识不够。敏东一矿位于我国东北部,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率偏低,该矿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未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无法预估。为此,论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物理相似模拟实验,UDEC数值模拟研究和现场工程试验等方法,展开了敏东一矿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研究。研究了敏东一矿综放开采在不同理论中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值,重点研究了基于关键层理论的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分析了该矿一盘区各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工作面突水灾害发生概率。结合一盘区56-22号钻孔柱状,通过物理相似实验模拟研究,确定了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值,和理论分析值基本一致,表明基于关键层理论的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在该矿具有可行性;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针对工作面采高、采宽、埋深、覆岩结构以及区段煤柱留设等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质条件下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运用现场工程实践开展研究,通过采前孔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掌握该矿上覆岩层原生裂隙发育状况以及含水层分布情况,通过采后孔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推断该矿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实际高度,最终确定敏东一矿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83.78m,初步揭示了敏东一矿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为后续工作面开采提供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