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中国电力企业的产权配置。
二十多年来,许多国家为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进社会福利,进行了电力市场改革。民营化和自由化是电力市场改革的主要趋势。民营化不仅包括把国有资产出售给私人企业或个人,而且包括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实行电力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国外的民营化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等举措一起,有力地推进了竞争性市场的建立。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电力市场改革,目前已完成厂网分拆,初步打破了发电侧的垄断。如何进一步打破垄断,提高效率,使电力行业的产权改革适应市场改革,已成为目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首先,介绍了国外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改革实践,总结了国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然后对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产权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不完全合约角度分析电力行业的产权改革的问题。尔后依据这一理论视角,建立了电力企业产权配置模型,分析了民营化对企业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影响,并结合电力行业不同业务领域的特点,指出电网企业可能更适合由国家所有和经营,而对社会福利影响较小的发电和售电企业,可考虑进行民营化。最后,根据中国目前电力改革的情况,分析了进行产权改革的准备条件,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对电力产权改革的推行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