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内容之一。它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将要建立一个既非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解决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两篇文章的发表为标志,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基本形成。党的七大的召开标志着它的发展达到了高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和通过的《共同纲领》实质上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然而1952年9月后,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实施,新民主主义社会论逐渐被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也过早地中断了。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中断,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它既包含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又渗透有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人们认识上的失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中断留给了我们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始终从本国国情出发,切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今天,我们吸取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思想精华和其中断的历史教训,不是要制造历史的复归,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实现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超越。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则正是实现这种超越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