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进行主义与学理相结合的研究。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经典原著、文本,对唯物史观有代表性贡献的人物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各个阶段人物的唯物史观研究和发展,将之与唯物史观的阶段发展特征相结合,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历史演进的逻辑链条。本文还将理顺从李大钊到毛泽东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对当前唯物史观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发展首先要澄清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概念。唯物史观是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阶级问题等方面,但归根结底唯物史观是对人类出现以后的历史发展、社会前进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规律的发现和总结。由于民彝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李大钊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并通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史学思想史》对唯物史观进行初探。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传播和解读的重要阶段,陈独秀通过发表文章以及对“科学”与“民主”的解读来进行传播,蔡和森则通过《社会进化史》对恩格斯的唯物史观进行介绍,使得他们对唯物史观有了更深入的解读。陈独秀和蔡和森相对于李大钊的理论来说更完整,现实意义更有指向性。继而唯物史观的发展进入了补充与完善的阶段,瞿秋白用“辩证唯物主义”、李达用“实践唯物论”把唯物史观的内容丰富起来,并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备的体系,这一时期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学理性十分强,为后来唯物史观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到了毛泽东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进入了创新与深化阶段,毛泽东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一致性,而且真正将唯物史观深化到对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发展中去。 由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由引入到发展,再到归纳创新,其历史演进的逻辑线索非常清晰,是一个十分完整的理论发展过程。唯物史观的这一理论发展过程也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与发展的过程。时至今日,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