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位移(fictive motion),是指以动态事物为基本参照点的结构来系统而广泛地描述静态场景的语言现象,虚拟位移表达(fictive motion expression),是指这种现象的语言表达。虚拟位移表达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不同语言中。韩语学界和汉语学界都对位移表达非常关注,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真实位移的表达方面,对虚拟位移表达的研究则关注不足,尤其是在韩汉对比研究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有必要通过具体严谨的分析,来对韩汉虚拟位移表达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以韩汉虚拟位移表达为研究对象,结合Talmy的运动事件理论,通过对比分析语料,找出两者在语言表征上的异同,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阐释其认知机制。本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前人研究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理论框架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运动事件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第三章为虚拟位移表达的界定部分。该部分通过总结前人对虚拟位移表达的定义和分类,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同时为了后续对比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对虚拟位移表达的制约条件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本文的对比对象。第四章为韩汉虚拟位移表达的对比部分。该部分从多个角度对韩语和汉语虚拟位移表达样本进行分析对比,力求找到两者的共性与个性。第五章为韩汉虚拟位移表达的解释部分。该部分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韩汉语虚拟位移表达进行认知阐释。第六章为结论部分。该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归纳韩汉虚拟位移表达的异同点,同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