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日趋枯竭,且对环境与生态造成巨大的压力,寻求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和实现能源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人类正在开始可再生能源时代,在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现实可行的能源是生物质能源。为此,各国都在加紧调整自己的能源战略。甘蔗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应边际性土地(山坡地、沙洲地和盐碱地)生长的高生物量、高可发酵糖量作物,我国甘蔗历来不与粮争地。甘蔗为碳四作物,比碳三作物的光合效率高3-8倍,CO2补偿点低,仅为碳三作物的1/10,光饱和点比碳三作物高3-4倍,具有明显地降低“温室效应”作用。因此,甘蔗具有生产燃料乙醇的理想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甘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已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燃料乙醇生产的非粮能源作物。我国甘蔗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是以2001年国家基于石油替代战略而启动的“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燃料乙醇”计划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本文介绍国内外甘蔗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包括甘蔗乙醇与我国粮、棉、油、糖的关系,甘蔗燃料乙醇的技术经济和成本效益,甘蔗燃料乙醇的生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原料甘蔗的周年供应体系,甘蔗乙醇转化工艺等技术成熟程度,市场竞争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对甘蔗燃料乙醇进行成本效益和生产潜力分析、对世界主产蔗国家和我国社会经济影响分析以及我国发展该产业的策略研究。阐明了我国发展甘蔗燃料乙醇的原料供应、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提出我国甘蔗燃料乙醇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将能源安全与糖料安全、粮食安全相结合,促进产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将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原则,并提出了我国甘蔗燃料乙醇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最后通过我国目前甘蔗燃料乙醇的发展中一些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强甘蔗主体地位的措施,扶持甘蔗燃料乙醇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甘蔗燃料乙醇的技术体系的研发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提出利用我国每年制糖过剩的2360吨甘蔗、250吨的糖蜜生产乙醇,并提出了甘蔗循环利用的方法,奠定了甘蔗乙醇在我国非粮生物质乙醇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