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压下煤对单/多组气体分压解吸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36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随着资源的长期开发,大部分矿区开始采向深部开采过渡,高温、高地应力、高瓦斯压力等问题逐渐显现,瓦斯灾害也趋于严重,因此进一步明确温度和压力对煤体瓦斯解吸过程中的影响规律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单组分CH4、CO2、N2处以及不同浓度的CH4/CO2/N2多组分气体,利用高压吸附仪和气相色谱仪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单组分和多组分气体在煤中分压解吸实验。得到煤对单/多组分气体的解吸平衡压力、吸附量、解吸量、解吸率和各组分浓度等特征参数;根据上述特征参数得到单/多组分气体的解吸等温曲线和各组分气体浓度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煤对单组分和多组分气体的分压解吸规律。为定量描述温度和压力对单/多组分气体分压解吸的影响,分别以单组分和多组分气体的解吸量和解吸率为研究对象,得到温度和压力对单/多组分气体的解吸量和解吸率的影响和作用关系。其中温度和单/多组分气体的解吸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解吸平衡压力和单/多组分气体解吸率呈指数关系,和单/多组分气体的解吸量呈现出类抛物线的关系,并采用了相应的关系式对上述参数进行了拟合。同时,根据温度和压力对解吸作用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温度和压力分别是通过影响吸附质的分子动能和吸附质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作用于气体的解吸。最后,综合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单/多组分气体解吸量和解吸率等特征参数的影响,揭示了煤对气体分压解吸特性的温度和压力效应。
其他文献
人类的发展历程,对能源极具依赖,在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进程中,人类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其中采煤塌陷区如何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对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工作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各领域学者也都投入其中,使得生态修复问题成为跨学科的热点问题。淮南为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矿井关闭后有大量的废弃土地,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水体污染,以及遗留的大量采矿设备
本论文以地方音乐融入高校为切入口和着眼点,对地方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载体和媒介进行了集中梳理。将地方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功能的发挥、发展中的困境,进行了问卷形式的调查,分析了青年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多位地方音乐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的实录采访,论述了地方优秀音乐形态在当代的发展现状。结合区域的“地方性”特点,在理论层面上与实践意义上阐释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属性。第二章介绍了扬州清曲、
离子源作为中性束系统的龙头,为中性束注入系统提供一定参数的离子束。为解决射频离子源放电模式下,实验人员需对千秒量级实验数据经过一系列复杂处理得出有效值问题。本文针
自复位延性剪切薄板(Self-Centering Ductile Thin Shear Panel,简称SC-DTSP)钢支撑是一种新型自复位抗侧力构件。该支撑主要由延性剪切薄板(Ductile Thin Shear Panel,简称D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肺炎、泌尿系统疾病、肝脓肿以及菌血症等临床疾病。Rcs磷酸信号转导系统是细菌中重要的双分
研究意义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世界第二大传染病。我国是结核病高流行国家,且新发病例数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现代电力电子逆变器装置在追求高频、高效、大功率的同时也希望其拥有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成本。三相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辅助电路位于逆变器直流侧,具有辅助电路结构简单,辅助器件较少,硬件成本低等优点,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优化辅助电路结构提高软开关逆变器转换效率,本文要对三相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在高效率方面展开研究。本文第二章提出了直流环节零电压持续时间可调的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其中辅
煤自燃现象遍布世界各地,由煤自燃引起的火灾占矿井总火灾的90%以上,严重威胁着自然环境和煤矿安全生产,因此,煤自燃防治工作至关重要。煤的自然特性参数测试是煤自燃防治的
近年来,随着黄金需求的日益增加、金属冶炼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能源问题的逐渐恶化,黄金的湿法冶金生产过程已经向品种多、效率高和安全性好的方向发展。在湿法冶金浸出过程中,
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广阔的荒漠区,生态环境恶劣。随着西部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大力开发,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植被在研究生态环境变化时具有“指示器”的作用,其变化程度可反应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本文为了研究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对荒漠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荒漠植被NDVI作为荒漠区生态环境的指示因子。本文以位于准东荒漠区的五彩湾大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集合RS、GIS等技术手段,通过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