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大豆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种植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根表的胞囊量明显少于感病品种。大豆胞囊线虫更适宜在浇灌水为偏酸或中性的土壤条件下繁殖。在强酸和强碱的条件下,各品种根内线虫数和根表胞囊数均较少。根系渗出物是影响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不同的微生态环境能影响大豆根系渗出物的组成成份,组成成份不同对卵孵化的作用不同。合丰 25 在大豆连作区的根系渗出物刺激了卵孵化,而抗线 4 号在该区种植则抑制卵孵化。除豆麦豆区外,麦豆麦区、豆麦米区、米豆米区、休闲区,抗线 4 号比合丰 25 的卵孵化作用高。在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不仅仅是根渗出物单一的作用,还与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感病品种的土壤淋溶液对卵的孵化作用高于抗病品种。在豆麦米区、豆麦豆区、大豆连作区、休闲区、麦豆麦区不播种大豆的土壤淋溶液以麦豆麦作用最高。黑土、风沙土、草甸土种植感病品种之后的淋溶液对卵孵化率均高于蒸馏水对照。黑土的土壤淋溶液比风沙土、草甸土刺激了更多的卵孵化。在不同的轮作制度中,豆米迎茬要好于豆麦迎茬。豆麦米 3 年轮作能维持土中的胞囊量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抗线 4 号被线虫侵然后,PAL、POD、PPO 酶活性都有所增加,其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在没接种之前,抗线 4 号各酶活性并不高于合丰 25,只是在接种线虫后,抗线 4号诱导了更高酶活性的表达。合丰 25 在线虫侵入下酶活性增加缓慢,因此防御酶活性可以作为大豆抗 SCN 的一个生化指标。大豆品种抗线 4 号并不能抑制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和二龄幼虫的侵染,但能阻止幼虫在根内正常发育。在光镜下观察,二龄幼虫头部周围有褐色坏死。这可能是抗线 4 号的抗病机制之一。抗线 4 号属于抗发育但不抗侵入的大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