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繁模式挖掘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其他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掺假黄金、苹果手机、三鹿奶粉事件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当前学术界、政府、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世界银行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于2006年所调研的中国1268家工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发现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模式,以期在中国持续推进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进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企业是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任何参与市场经济的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经济效益,但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和制度许可的范围内;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受其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的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环境等,企业必须为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负责,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顺应时代的需要,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需要。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标准、维度的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企业实践社会责任所涉及到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性的引入本文研究所参考的企业社会责任维度,主要包括:经济责任、环境保护、公益事业、法律责任、以人文本、客户导向等几个维度。并将被调研的1268家企业按照所有制类型分为: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来探索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维度之间的频繁模式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模式;并试着探索了企业管理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影响。最后发现:我国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重视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和客户导向,但是对于员工、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关注不足;国有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公益事业、以人为本这两个维度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有企业在已经开始在高级社会责任方面有所作为;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实践方面与其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整体社会责任缺失严重,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方面整体水平较高,尤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比国内企业做的好;管理层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实践社会责任的影响显著。
其他文献
动荡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运营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当面临诸如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风险时,企业的运营可能会失效或中断,并对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带来很大的影响。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