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位离子无序和尺度对双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成相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364444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钛矿结构掺杂锰氧化物的研究始于1950年,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其超大磁电阻效应被发现后,此类材料成了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这是由于它已有的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作为一种强关联体系,锰氧化物还表现出十分丰富的物理内容,对于理解强电子关联体系中的诸多物理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对双层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的实验制备和相关物性进行研究,探索影响层状结构相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晶格匹配和样品的制备工艺过程等。整个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首先回顾了掺杂钙钛矿锰氧化物磁电阻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此类材料的各种相关性质--晶体结构、电子结构、相图和电磁性质,及相关的物理机制,并对层状锰氧化物的基本性质作了简要介绍。对于锰氧化物的CMR效应,虽然还没有完整统一的理论机制,但一般认为双交换作用和Jahn-Teller极化子是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同时各种相互作用竞争造成的相分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层状锰氧化物无论在应用上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都会带来新的内容。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固相法制备样品的流程及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接着介绍了X-ray衍射数据精修的Rietveld方法,具体操作时使用GSAS软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最后对电、磁性质测量的过程及所使用的仪器做了简单的介绍。 第三章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配比为La1.4Ca1.6Mn2O7和La0.7Ca0.3MnO3样品并对照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及相关物性。研究发现,La1.4Ca1.6Mn2O7体系实际上是由La0.66Ca0.34MnO3和CaO所构成的复相结构,电、磁性质的测量结果也验证了这个事实。我们认为这是由于La3+和Ca2+的半径差别过大而导致的晶格失配的结果。 第四章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3Mn2O7样品并研究了它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它成的是层状的四方结构,结合Y1+xSr2-xMn2O7(x=0,0.2,0.4)系列样品我们探讨了层状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与A位占位阳离子匹配程度之间的关系,即A位占位离子半径不能差别过大,否则层状的结构难以得到稳定地支撑。最后通过LaCa2Mn2O7样品的结晶情况,探索了在层状相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相成分的影响。最后我们还指出在一般在层状相形成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平衡过程,该过程是动态的并且是无法完全转化为单一的相成分。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在军事上或是工业上,红外测量技术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发射率是红外辐射中的重要参数,其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大气与地表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以及地表向
本文前两章主要讨论重离子碰撞产生的夸克物质中的整体极化现象,在核核碰撞的反应平面内,由于参加碰撞的核子数目不同,流速不同,在反应平面内沿垂直于碰撞轴的方向就有流速梯度,从
随着光学仪器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晶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光、热、磁、力效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光学器件中。光波在晶体中如何传播、在晶体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振幅
本文使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对WOx气敏材料和ZnO/Metal/ZnO金属介质多层膜做了系统地研究,分析了样品的实验数据,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物理结论。在完成实验分析的同时,作者还对ZnO/Metal/ZnO金属介质多层膜做了理论设计,以获得400至700纳米可见光波段内的高透过率的膜系。1. WOx气敏材料的正电子研究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通过逐步改变热钨丝的温度,制备了一系列WOx
在激光物理中,光束列阵作为大功率激光束的获得途径,一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另外,由于光束与光束之间的相干性,光束列阵不仅仅可以用于得到功率较高的激光光束,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