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节节攀升,再加上往届的未就业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国家加大政策力度,推出“创新创业”这一政策,它不仅作为一项简单的就业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将“创新创业”定位为一项助力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是创新创业的主体,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深入理解新形势下的创业政策,培养创业意识,锻炼个人能力,从而树立全新的创业观念。但是受社会环境、高校传统教育和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代大学生要转变原有传统的创业观念,树立敢于改变、勇于创新的创业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统筹各方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培育。因此,在此背景下,通过探索大学生创业观结构构成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而培养大学生科学创业观,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项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大学生的创业观主要包括创业价值观、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和创业伦理观。通过问卷调查总体发现,大学生对创业观的认同程度较高,处于良好等级,但还没有达到优秀等级。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内部创业观的差异性分析,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对大学生创业观的认识程度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生源地类型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观认识的主要因素。分开来看,发现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已从简单的满足生存型渐趋向追求更高的成长价值型发展过渡,大学生对创业价值的观念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上升到要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创业能力观方面,发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并且非常认同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培养各项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业,也有益于培养有本领、有担当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观方面,大学生普遍都能理性看待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基本都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业风险,还能增强大学生在面对失败挫折时的心理素质。在创业伦理观方面,大学生创业伦理观是积极向上的,普遍都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但是在面临自身利益与社会发展相矛盾的情况下,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本研究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观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因素来看,本论文所涉及的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指标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创业伦理观以及创业价值观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家庭因素来看,大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创业伦理观以及创业价值观越强。从高校影响因素来看,创业教育主体(包括高校和高校教师)、创业教育内容、创业教育方法这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观、创业风险观、创业伦理观以及创业价值观的影响都比较大,且基本都呈正向影响,说明大学生创业观的认识和培育与高校息息相关。论文最后提出大学生创业观培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诚信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以提升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总体而言,提出需要构建多元化创业教育主体、与时俱进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创业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途径与有效方法、科学引导家庭创业观培育和有效培育大学生个人资本的建议。以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供可行性的路径指导,为建构符合时代环境和学生需求的科学创业观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