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依恋对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研究在对现有国内外社会退缩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和梳理的基础上,抽取了吉林地区某小学237人为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工具包括小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EMBU-P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和班级戏剧问卷。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样本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小学生的社会退缩水平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从性别来看,女孩子在安静退缩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孩子,而男孩子在活跃退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孩子。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孩子安静退缩行为会多于低年级孩子的社会退缩行为。父母教育背景会影响社会退缩。LSD事后分析发现,相对于父母未受过教育和父母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孩子而言,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家长,其子女在社会退缩行为上得分更高。2.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会影响教养方式。LSD事后分析发现,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家长在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维度上得分上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家长。3.亲子依恋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教育程度会影响小学生感受到的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LSD事后分析发现,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的家长在亲子依恋得分上显著高于本科、高中、初中、小学毕业的家长。4.父母教养方式和小学生的社会退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型维度呈负相关,即随着父母对孩子关心关怀的增加,孩子退缩的行为就会减少;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过分保护维度呈正相关,即随着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程度增加,孩子的退缩行为就会增加;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拒绝维度呈正相关,即孩子在跟父母的交往中,由于自己提出的要求总是被父母严厉的拒绝,孩子与其他人交往时就会增加退缩行为。5.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亲子依恋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亲子依恋关系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型维度呈现正相关性,即随着父母关心关爱孩子的程度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也逐渐增加;亲子依恋关系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拒绝维度呈现负相关,即随着父母对孩子拒绝程度的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减少;亲子依恋关系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过度保护维度呈现正相关,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是一种溺爱,即随着过分保护程度的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增加。6.小学生的社会退缩行为与亲子依恋程度呈现负相关,即随着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的增加,退缩行为就会减少。7.亲子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退缩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亲子依恋在拒绝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退缩行为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亲子依恋在情感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亲子依恋在过分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之间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