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农村金融作为农村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发挥资金配置的积极作用。随着金融发展理论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不断深入,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逐渐认识到,农村金融市场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完全竞争市场,市场机制难以发挥有效配置资金的功能和作用,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这就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找到了理论依据。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证明,政府的适度介入,是他们国家农村金融体系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国,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也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如果单单依靠我们的农村金融体系自我调整和完善,把一切交给市场,可能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应该也必须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本文整理和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政府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就这些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些现行政策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就前面章节中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外国经验,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以及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政策的不足,提出我国政府进一步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提供了一个农村金融研究的政策视角,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政府介入农村金融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和国际经验。也对我国现行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但是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再加上理论水平的欠缺,没有找到更为直观的数据进行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希望以后能再多花一些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