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双锚钉肌腱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疗效,同时分析肌腱近端保留或者切除两种术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固定肌腱后将其近端切除)男9例,女11例,年龄55.15±7.38;B组(固定肌腱后保留近端)男10例,女10例,年龄53.55±6.19。患者主要症状为肩关节前方疼痛,外展时加重,患肩功能障碍,经MRI诊断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接受6个月系统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在全关节镜下行肌腱固定术,采用一枚带线缝合锚钉及一枚外排锚钉经骨固定,A组肌腱固定后将近端切除清理,B组肌腱固定后保留近端。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肩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以及活动范围,并复查MRI评估肌腱的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到20个月,平均14个月。除A组中1例患者术后3个月固定失败以外,其余患者各时间点复查MRI,均示肌腱固定良好,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A组术前ASES评分为17.85±4.00分,Constant评分为43.05±9.39分,UCLA评分为17.00±3.13分;术后12个月ASES评分为33.65±2.23分,Constant评分为87.50±3.14分,UCLA评分为31.60±1.31分。B组术前ASES评分为15.65±6.05分,Constant评分为39.80±11.21分,UCLA评分为16.05±2.48分;术后12个月ASES评分为34.70±2.47分,Constant评分为85.20±5.02分,UCLA评分为31.75±2.40分。各组内功能评分对比,术后12个月随访时相比术前评分均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在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时,B组UCLA评分高于A组(P<0.05),终末次随访时则所有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对于顽固性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采用全关节镜下双锚钉固定肌腱的手术方式疗效确切,创伤小,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2.关节镜下肌腱固定术后保留或切除近端肌腱均可有效治疗顽固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