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压“颈三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颤压“颈三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部疼痛、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对颤压“颈三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方法:选取在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门诊或病房就治的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A组)30例,采用颤压“颈三线”治疗;对照组(B 组)30 例,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 1次,连续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部疼痛、眩晕症状评分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数据分析采用 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   结果: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疼痛、眩晕症状积分自身比较有差异(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3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较为明显。   结论:颤压“颈三线”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疼痛、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套新的治疗方案,也为今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顺行髓内钉和解剖型钢板微创(MIS)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探讨临床外科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下肢科
目的:旨在探索加减驻景丸联合京尼平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巩膜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1.将80只2-3周龄健康普通花色豚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Blank, B组)16只、模型组(Model,M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