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颤压“颈三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部疼痛、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对颤压“颈三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方法:选取在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门诊或病房就治的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A组)30例,采用颤压“颈三线”治疗;对照组(B 组)30 例,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 1次,连续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部疼痛、眩晕症状评分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数据分析采用 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
结果: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疼痛、眩晕症状积分自身比较有差异(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3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较为明显。
结论:颤压“颈三线”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疼痛、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套新的治疗方案,也为今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