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写作的能力上,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教学研究的重头戏。写作教学的方法很多,其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一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的方法。本研究就是以此为触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把模仿作为沟通读与写的桥梁,力求通过模仿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 本研究围绕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确立模仿在写作教学中的地位,认为它是写作入门的捷径,无论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还是在现代作文教学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次分析了模仿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将迁移理论和同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同学生写作不容乐观的现状结合起来,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通过模仿克服害怕写作的心理,切实提高写作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具体从四方面展开论述:(1)模仿的前提是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为写作提供知识基础;(2)模仿的关键是要培养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3)模仿的手段是采取多种方式的训练,以达到熟练写作技能的目的;(4)模仿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着重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分析了如何在模仿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和写作的创新能力。 本研究特点是结合学生写作实例来论证模仿这种写作训练方法的针对性、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同时通过部分因成功模仿而在高考中获得佳绩的作文实例,进一步证明了模仿对于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