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胎儿宫内窘迫后给予甘油果糖治疗,观察产后脐动脉血的丙二醛(MDA)含量、PH值、出生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变化,以探讨甘油果糖注射液对宫内窘迫胎儿的保护作用及其影响,为临床治疗胎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a,HIBD)提供临床对策。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宫内窘迫的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甘油果糖治疗组为观察组(A组):给予吸氧和维生素C静点等传统方法外,给予甘油果糖;宫内窘迫孕妇组(B组):只给于吸氧和维生素C等传统治疗方法;正常对照组(C组):无宫内窘迫。比较以上三组孕妇的脐动脉血丙二醛(MDA)含量、脐动脉血ph值、出生后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1.甘油果糖治疗组(A组)和宫内窘迫组(B组)脐动脉血的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C组),(P<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甘油果糖治疗组脐动脉血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宫内窘迫组,P(0.05。2.甘油果糖治疗组(A组)和宫内窘迫组(B组)脐动脉血的ph值分析结果,酸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C组),(P<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甘油果糖治疗组酸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宫内窘迫组,P<0.05。3.甘油果糖治疗组(A组)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宫内窘迫组(B组),P(0.01。结论:1、甘油果糖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在人体内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通过人体胎盘屏障对宫内窘迫胎儿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2.甘油果糖通过能量代谢调节作用来减轻胎儿酸中毒,减轻和减少新生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