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对国家的本质属性及其演进规律作了深刻阐释。尽管马克思未能为后人留下专门论述国家问题的著作,但他关于国家的阐述却广泛存在于他的各种著作中,为后人解读其国家观提供了宝贵的文本资料。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与其国家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萌芽、创立、完善作了梳理,重点揭示了马克思的国家观与资本批判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阐明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意义。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西方国家哲学以及马克思的批判。主要探讨了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国家理论以及马克思西方哲学中的国家观的批判及其视域。第二章,马克思国家观的创立与完善。通过追溯马克思从现代社会的政治哲学批判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哲学批判,再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运演过程,较为系统地剖析和梳理了马克思国家观的萌芽、创立和完善过程。(1)政治哲学批判对理性国家的质疑以及对市民社会的分析,推动马克思从理性国家观向唯物主义国家观的转变;(2)历史哲学批判对于物质生产关系在社会诸因素中的重要作用的分析,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创建,即发现了国家作为“虚幻的共同体”的阶级性实质;(3)政治经济学批判则对国家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系统的剖析,并由此阐发了马克思对现代国家的实质与基本特征的科学理解。第三章,阐述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意义。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意义在于为洞察“新的世界秩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建设“和谐世界”和人类探寻自由解放之路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