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运动能够有效改善消极情绪体验。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抗阻运动对个体即时情绪体验的影响及时程效应。本研究将以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中等强度的弹性短时抗阻运动对情绪体验的影响。研究一以年龄在18~24岁的100名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BFS心境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有、无抗阻运动经历的女性大学生在负性情绪刺激条件下情绪的体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观看负性情绪电影后,有抗阻运动经历的女性大学生的愉悦性及平静性显著高于无抗阻运动经历的女大学生,愤怒性、焦虑和抑郁程度都显著低于无抗阻运动经历的女大学生。研究二以60名年龄在18~24岁的无运动习惯的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平均随机分组,每组各30名无运动习惯的女性大学生后,采用BFS心境量表、SAM情绪反应量表及情绪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单独试测。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测量被试的情绪,随即观看诱导消极情绪的影片后进行情绪测量;之后,运动组和静坐组分别进行30min的运动和静坐,每10min进行情绪测量;最后,待心率回复到基线水平进行情绪测量。研究结果发现,运动组能够更快的改善消极情绪,产生积极情绪,并且维持稳定。在0~10min这一时段情绪调节能力更佳。综合上述结果,本研究发现:1)有抗阻经历的女性大学生具有更好的心境状态,在应对负性情绪时能够更快的调节消极情绪;2)无运动习惯的女性大学生在消极情绪状态下,通过短期弹性抗阻运动,可以更快的调节消极情绪,使情绪回复到基线水平,且情绪维持更加稳定。在短时抗阻运动的过程中,0~10min期间是消极情绪调节的最佳时间段。